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5-05-29 09:31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和成就最有说服力。中国理论之所以自信,不但基于自身的科学性、时代性,更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本版今日刊发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编 者
计利当计天下利
增进民生福祉的“金钥匙”
李培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改善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中国理论是科学理论、惠民理论,具有强大威力,理应充满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改善取得巨大成就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78―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至2.884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至1.0489万元,不考虑价格因素,分别增长83.1倍和71.3倍。对总人口处于增长期的大国来说,即便与经济起飞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人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是较快的。收入不断增长,也极大地改善了消费结构。1978―2013年,城乡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从57.5%、67.7%降至35.07%、37.7%,达到了国际标准的相对富裕水平。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亿人摆脱贫困,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我国尚有2.5亿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当时国家的贫困标准较低。在逐年提高贫困标准、减少贫困人口的基础上,我国自2011年起把贫困标准增至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相当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2美元的国际中位贫困标准。按这一新标准计算,到2014年我国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年仍须减贫近千万人,而且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减贫难度加大,但党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就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进入新世纪,我国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就业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低于自然失业率,可以说实现了充分就业,即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况。在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充分就业,实属不易。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对改善民生具有基础性作用。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经费支出已达国家当年GDP的4%。目前,全国实现了城乡9年免费义务教育,并在农村免除学杂费,还为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00―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毛入学率从12.5%增至35%。在人口结构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形下,人口素质红利增长明显,我国正从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大国、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基本形成保障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3.4亿和5亿;截至2015年3月,基本医保覆盖人数已超13亿人。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为框架,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为辅助,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造福人民是中国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
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中国理论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牢牢抓在手里,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始终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作衡量中国现代化的标志。以此为认识基点,我们党打破低效率的“大锅饭”机制,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在中国理论指导下,面对不同时期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民生改善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在达到“总体小康”后,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拉大等突出问题。为此,中国理论鲜明彰显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把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些年,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调整收入分配,收到良好成效。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最高点0.491后开始回落,到2014年已连续6年持续回落至0.469。
以加强社会保障为托底工程。中国理论强调,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此,我国出台一系列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形成了一套比较好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大大改善了民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翼齐飞”
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心骨”
朱 岚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力推进,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和空间,彰显着中国理论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考量,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等。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行了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指明了方向。
指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力度持续加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十一五”以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将近18%,远高于同期GDP增长水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央财政设立专项支持国家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向基层倾斜、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2002年至2012年,全国共竣工公共文化设施项目近3.5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的占99%;全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全覆盖,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65.3%。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加快融合,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加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
指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信息等产业融合,各种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和文化服务业务、各类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文化企业数量已达130多万家,比2008年增加176.6%;从业人员1760万人,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营业收入超过GDP总量的3%,今年有望达到5%左右。2014年文化产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指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由点到面稳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不断深化,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愈发突出;政府文化部门职能转变加快,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进一步理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政策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环境正在形成;扩大文化对外开放领域,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创新文化交流方式,提升对外文化贸易水平,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辉煌历程,是坚持以中国理论为指导的生动体现。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证明了中国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底气和信心,鼓舞我们更加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文化建设实践,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创造“中国奇迹”的“源动力”
赵振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记录,创造了“中国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得益于中国理论的科学指引,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中国理论保持高度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国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我们的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理论思维,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新的实践。正是在中国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构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创造“中国奇迹”的“源动力”。当前,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中国理论、中国经验,就在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中国理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充分体现坚持与发展、甄别与借鉴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开放的胸襟,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西方经济学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几百年。抛开资本主义制度属性,西方经济学揭示的当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政府干预理论等,都可以为我国经济理论所吸收借鉴。三是大胆吸收借鉴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有不少内容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现实,如重本抑末论等,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对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依然有启示意义,如节用论、大同思想、小康思想等,这些都已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得以体现。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劳动者素质已极大提高、劳动工具出现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信息革命已经到来,互联网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4.0、三维打印已经成为现实。从生产关系来看,我国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极大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得到宪法和法律确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随着实践发展和条件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提出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等。此外,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成果,如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协同推进“五化” 建设美丽中国
发展生态文明的“指南针”
高世楫 王海芹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后,最近中央又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是我们党直面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鲜明体现,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理论,必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日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于广大人民群众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以往“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做法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突出问题,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强调在追求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平衡、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真正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习近平同志同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要求我们变革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的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随着人口规模扩张、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变得越来越稀缺,“绿水青山”作为生态资产的价值开始凸显。我们必须摒弃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向集约、高效、循环、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式,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放在优先位置,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真正体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就是损耗“金山银山”。建立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调整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开发、利用、保护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和规范人们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开发、利用、保护中的行为,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用的代际公平,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外部性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平配置。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在中国理论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经济绿色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加快,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8.2%,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产业和增长的最大来源;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节能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23%,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二是资源能源效率提高、结构优化。201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1年下降19%和2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1%,较2011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三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稳步推进。“十二五”前三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的累计减排分别为-9.9%、-7.7%、-2.3%、-7.1%。其中二氧化硫减排已超额完成任务;氮氧化物累计减排量尽管较低,但随着脱硝设施的陆续运行及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大,预计减排将取得较大进展;其他两项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难度不大。四是生态系统修复能力逐步提高。2013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1.63%,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较2011年提高10%;湿地面积扩大,占国土面积比重增至5.6%;草原面积稳定在39283万公顷,未继续退化;一些流域的土壤侵蚀速度也有所放缓。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彰显和增强理论自信。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融会贯通西方的生态保护思想精髓,总结提炼了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近30年来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领域的艰辛实践,汲取了人民群众的劳动智慧并反映着全体人民的生态诉求。它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稳步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它在实践中日臻完善,生命力不断得到增强,理论自信不断得以彰显。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