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5-03-25 09:30 作者:关秀丽 责任编辑:
“一带一路”构想与自贸区战略有着紧密联系,加强彼此间的有机对接和战略联动,将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二者的联动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在推进与贸易伙伴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正在努力探索各种经济合作方式。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一带一路”构想也与自贸区战略有着紧密联系。加强彼此间的有机对接和战略联动,将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增长虽然出现部分复苏迹象,但仍然表现出发展动力不足、整体需求疲软的局面。各国都在想方设法推动贸易与投资,以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在多边贸易机制没有太多进展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新一轮重构。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命题。在全球贸易体系新一轮重构和国内经济增速调整的双重挑战下,中国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正是突破上述双重压力的重大战略设计,一方面通过与亚欧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开拓新的市场,降低我国对欧美等传统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也为沿边和沿海省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新一轮的对外开放赋予了新的内容。
中国正在与多个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其中10个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签署实施,9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另外有4个自由贸易协定启动了可行性研究。我们看到,包括巴基斯坦、东盟十国等不少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以及斯里兰卡、格鲁吉亚等正在筹划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国家都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国正在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这种内在的密切联系,使得“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与自由贸易区战略相呼应,有助于优化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与交流,将有助于缩小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通过“一带一路”构想的带动,中国不仅可以加强与中亚、南亚和西亚乃至欧洲的经济联系,也可以实现更加便利的互联互通,这为进一步与该地区构建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本着先易后难的精神,采用包括早期收获计划、框架协议、双边投资协定等多种合作形式,积极开创适合“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新局面。
“一带一路”构想与自由贸易区战略联动中,要合理安排政府与市场的定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管理、信息、融资等服务。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有可能出现各种规则、标准的重叠与交叉。政府应加大宣讲培训力度,推动“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采用电子通关方式等,帮助广大企业了解和掌握与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规则与措施,更好地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关秀丽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