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更新时间:2015-03-02 09:22 作者:白靖利 责任编辑:
因为一篇博士的“回乡见闻”,中国人千百年来吟诵的“乡愁”再次成为热点,也引发许多人的思考,既有城里人也有农村人,还有离开农村再不回农村的城里人。
不管是博士的观察、描述,还是后来者的商榷、思考,其出发点都是盼着农村好。但是,或许是观察得不够深入,描述得不够客观,也可能受制于思想的片面性,这些讨论中不乏“伪命题”,夹杂在“乡愁”的大课题下混淆视听。
在一些人看来,现在农村衡量有没有“出息”的标准不再是读书多与少,而是“钱挣得多不多,官当得大不大”。不知是地域有差异还是认知有区别,我所在的老家农村,包括工作中接触的农村人,他们并非如此,而是囊括“知识”和“财富”。况且,在如今多元评价的时代,即使以财富的多寡来衡量地位,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
至于许多人耿耿于怀的农村“一切都被物质绑架”,也是一个“伪命题”。且不说这种判断的真实性,就算是真的,城里不是早这样了吗?婚姻被金钱绑架、爱情被房子束缚……这些情况城里也都有。另一方面,农村攀比财富并非完全是坏事。只有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才有了物质基础。而对于农民来说,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不是理所应当而且值得鼓励的吗?
许多抒发乡愁的人都是脱离农村的城里人,不一定就是农民真正的声音。不管是过年方式的改变,还是生产手段的变化,这些都是农民自己的选择,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所决定的。
许多人一方面享受着城里优渥的生活,一方面指责农村“田园生活”不再,无非是满足他们片面而畸形的想象罢了。这种脱离实际的“愁”,很可能会掩盖农村的“真问题”。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改善,农民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如外出打工、自主创业等等,都比过去更为便利。当然,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人才流失、农村组织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些才是真的“乡愁”,不但需要每一个知识分子关注,更需要社会关注。
从制度设计上发力,让农民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外部空间,如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如依靠农民这个职业可以获得财富和尊严,使每个人都出得去、回得来、住得下,这样才能“留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