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将引领两会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5-03-02 09:19  作者:纪明葵 纪明葵  责任编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陆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即“四个全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是针对新形势下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规划布局。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从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之家”的设想。到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将“建设”改成“建成”,进一步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清晰的展现,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提出了要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再次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体现着‘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又在“三个全面”后增加了一个“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党的率先垂范和引领作用。要求“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肯定“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一系列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夯实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到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历史使命面前,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三大战略举措之间,密切相联,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四个全面”是科学抉择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等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

习近平主席 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十八大以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举措力度空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破局开篇,公平正义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着眼点;推进治党治国治军,反腐倡廉纯洁队伍,正风肃纪凝聚人心;运筹内政外交国防,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同频共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从简政放权到结构优化,从创新创业到社会民生,都将在“四个全面”中得到统一。

科学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决策,让局面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民心为之而振。事实充分证明,“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背后,是“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是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 “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 “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四个全面”有着深厚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四个方面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将引领两会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四个全面”实际上概括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现代化、推动改革开放的四个关键问题,抓住了中国发展之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两会”将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上采取更大力度,形成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党中央将2015年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画卷,将从今年“两会”波澜壮阔地展开。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5年时间。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必将成为“两会”的热点,包括政府工作的整体部署,从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双中高”到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从简政放权到结构优化,从创新创业到社会民生,乃至国防和外交,都将在“四个全面”中得到统一。

中国处在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之中,增长、转型、改革等融合在一起,短期、中期和长期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决定相当多的重大问题需要在今年加以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相当多的领域面临攻坚挑战,需要克服较大困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重心。我国去年人均GDP不到7500美元,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一些机制体制的束缚,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释放增长潜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无疑将贯穿2015年。其不仅意味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还蕴含着对经济发展品质的要求。这将成为今年“两会”乃至全球聚焦点。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海外市场和舆论对中国的重大经济决策十分关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是一场艰苦的奋斗。“四个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兼顾了世界潮流,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作者:纪明葵纪明葵 国防大学教授)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