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更新时间:2015-02-17 12:54 作者:秦川 责任编辑: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2012年全国高考,一位江苏常州籍考生的名字突然爆红网络:“是朕”。这名字在网上刚一露头,就引来无数网友的围观品鉴,有些调皮的家伙甚至还跟帖留言“吾皇万岁”,场面热闹无比。作为一个罕见的姓氏,“是”姓就这样闯进了人们的视野。
江苏常州是“是”姓人的聚居地,据统计,全国8000多“是”姓人口中有四分之三生活在这里。关于“是”姓的起源,《江苏是氏宗谱》中明确记载:“是”姓的得姓始祖为三国东吴名臣是仪。是仪原本姓“氏”,他的改姓和历史上另一位著名人物孔融有关。
孔融与氏仪交情很好,但也经常拿他的古怪姓氏开玩笑――“你这个姓真是太奇特了,像是没了头的‘民’或是去了脚的‘氐’,没头去脚都不好,还是改了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氏仪后来还真将姓改了,于是这才有了现在的“是”姓。关于这段“是仪改姓”的故事,我们今天还能在《三国志・吴书・是仪传》中看到。
是仪在东吴为官数十年,从一个小县吏一直做到东吴的尚书仆射(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位极人臣。是仪参与决策了东吴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比如公元219年,是仪随东吴大将吕蒙败关羽、夺荆州,建立功勋;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是仪作为吴主孙权的全权代表入蜀吊唁;公元242年,是仪力劝孙权立皇子孙和为储君,参与建储事宜……是仪在东吴为官数十年,清廉自律,史书记述他:“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唯亮节高风。”他去世后,孙权大感悲痛,曾叹息道:“要是人人都像是仪一样,那世间的严刑峻法自然就没用了。”
“是”姓发展至今,其族人也对自己的姓氏进行了充分发挥。据2006年版本的《江苏是氏宗谱》显示,是姓家族里出现了不少有趣的名字。比如,上海有弟兄两人,哥哥叫“是非”,弟弟叫“是否”。还有一些名字也很好玩,比如“是优惠”、“是小小”、“是增加”等。重修《江苏是氏宗谱》的常州姓氏研究协会会长苏慎先生也曾开玩笑说:“如果我姓是,就给孩子起名叫‘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