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谁在重视今天的环境危机?

来源:南方报业网  更新时间:2007-07-10 17:21  作者:δ֪  责任编辑:

 

在中国,有几大话题令公众集体无力,环保居其一。这种普遍的无力感,首先来自对现实干预的无能为力,其次来自对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无可奈何。而与这种无力感相伴生的,一种是焦虑,另一种是麻木。这些都成为今日社会的寻常世态。但焦虑与麻木,毕竟还有事未临头的矜持。近日,江苏无锡蓝藻爆发污染太湖水源,自来水发臭堪比下水道,根本无法饮用,市民涌入超市,抢购纯净水成风。矜持转眼成狼狈,环境恶化与公共危机,原来仅是一步之遥。

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民众普遍认为,是太湖污染持续加重的结果,属于典型的环境危机。不过,这样的见解与当地政府缺乏共识。事件发生后,无锡市政府将其定性为一场“突发的自然灾害”,强调其不可抗力的一面。在新闻发言人的讲话中,也出现了“除臭味明显超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说法。危机当前,舆论导向固然重要,但民众兹兹在念的太湖污染问题,显然是在此隐匿了。

无锡水危机中的政府态度,颇能代表当前地方政府的环保立场。2006年9月,无锡市有副市长坦承,经过20年来的发展,无锡开创了“苏南模式”,但去过无锡的人都会发现,太湖水已经污染得不成样子了,无锡的未来五年规划,都是在此基础上的痛定思痛。行政首长是否真的痛定思痛,今天看来已然不重要。因为,许多未雨绸缪的环保机遇一再错失,长期淤积的环境压力已经提前释放,无锡的水危机仅仅是现实的生动一例。

在中国,环保的困境有目共睹。而地方政府的不当作为,仍在加剧这种困境。如何解释这个并非责难的现实结论?环境资源和所有公共物品一样,因为普遍的搭便车行为而严重损耗。要避免公共物品的悲剧,通常有三种治理方案:其一,通过产权明晰让每一处资源都有其明确的主人;其二,通过强势政府的统治,来杜绝对公有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消耗;其三,通过民间社会的自我组织,来实现对公共物品的自主治理。

我们看到的状况又怎样?在中国,基础性的产权制度一直未能明晰,不论是环境资源,还是国有资产,都因产权所有者的实际缺位,而陷入了无所顾忌的使用与难以遏制的流失。在许多地方,恰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了难以根除的污染大户。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必要的政府监管一直滞后;要么是市场力量通过收买,抵消了行政监管,要么是政府官员权力寻租,主动放弃了监管职责,要么是畸形的政绩激励,使地方官员不得不忙于短视的政绩,无心顾及长远的利益。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即是长久无效的监管危机。另一方面,政府还直接管制了民间环保力量的自我组织。地方政府的强势控制,甚至一意孤行,都使民间的环保意愿,非以极端曲折艰辛的努力而难以实现。

那么,到底谁在重视今天中国的环境危机?现实的答案是,企业没有心思重视,官员没有动力重视,民众没有能力重视。因此,要化解今日的环保困境,就要改变空转无效的制度设置,令企业有动力执行,令官员有压力重视,令民众有能力推进。在中国,这将是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综合改革。今天的事实是,即使有口无心,政府仍是中国解决环境危机的最大依靠者。现实的选择方案,将是不懈推动政府更积极地将这种力量发挥出来。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