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6-04-14 11:03 作者:范雪 责任编辑:
我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这个原则,突出要取得实效这个关键,认真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重“六抓”,见“六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一抓调查摸底。我区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对象是21个乡(镇)(撤并前)的146个行政村和区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直工委4个区直单位,共有440个党组织。在启动前,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核实,做到了“两摸清”即:摸清了参学党支部班子成员状况及阵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摸清了党员的文化、思想、家庭、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了党组织和党员总体上呈现出“五多六难”的特点,即:党员数量多、流动党员多、贫困党员多、老弱病残党员多、文盲半文盲党员多;居住分散集中学习难、村无收入经费保障难、文化偏低提高素质难、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难、点多面广督促指导难、情况复杂保证质量难。
二抓动员培训。在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昭阳区就特别注重吸收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一些较大型的会议和活动,让他们先学一步,提前熟悉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个“套路”。在第三批全面启动时,组织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152个村党支部(总支)书记、区委督导组成员等近400人参加、为期三天的大规模的动员暨培训会。并组织参会人员到三甲村、太平村参观学习,增强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三抓典型示范。我区在抓示范点上改变了以往“普降喜雨”的做法,集中精力抓重点,通过分层次抓好示范点,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把永丰镇七个村确定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二是建立了区四套班子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三是区委督导组在督促检查指导好大面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一个党支部;四是区挂钩扶贫单位重点帮助指导好一个村,培育出典型,引导示范;五是组织大量人力对永丰镇三甲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就新农村的建设模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前进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甲》一书,为推动全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范本。
四抓分类指导。针对党组织和党员“五多六难”的实际,昭阳区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居住地较为分散或距村委会较远等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针对有一定文化素质党员和文盲党员等不同情况,采取“精学”与“讲学”结合;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流动在外党员等,采取“送学”与“寄学”相结合;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外出务工流动党员返乡过节的机会,组织他们进行“补课”,努力提高学习效果。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严格要求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党性分析材料和个人整改措施,对没有书写能力的文盲党员和老党员,采取本人口述、支部记录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五抓边学边改。把边学边改贯穿始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难点问题、影响本地本单位发展的实际问题以及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布嘎乡花鹿坪村7组党员施宗城出资4.6万元修建了两个能储水70立方米的水窑,购买水管1000米,为60多户400来名群众解决了饮水和灌溉问题;靖安乡小堡子村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争取交通部门的支持,改造老街1000米柏油公路,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苏家院乡坪子村第四村民党小组组长罗泽江带领党员出资8000多元,新建了党员活动室;农业部门在春耕备耕工作中,为群众精心准备了杂交玉米、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43760吨,组织620名农科人员下乡深入田间地脚,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举办科技培训会60场次,共培训7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800余份,有效解决了群众春耕生产困难。
六抓舆论宣传。注重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具体性,积极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昭阳党建网、昭阳信息网开辟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办简报、黑板报、书写标语等方式,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为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自2005年12月12日到现在,电视播出58条,昭通日报采用26篇,昭阳半月刊登载了134篇;全区编辑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650多期,其中区先教办编辑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63期,被省委“先教办”采用2期,市委“先教办”采用10期;开辟黑板报专栏200多块、书写永久性标语1000余条,有力地促进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由于工作到位,措施有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素质。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党的知识和深入开展先进性具体标准大讨论,以及系列科技培训等活动,加深了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完善民主治村的管理机制,提高了广大党员参与讨论、决策村务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慰问活动,让许多贫困党员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充分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激发了党员的内在活力,使大家增强了荣誉感和责任感。带头学习、带头干事、带头树形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平时工作看得出来”的多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多了,混同普通群众的少了,为广大群众作出了表率。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针对流动到昆明务工党员多的实际,切实发挥驻昆办事处党委的作用,加强对流动党员和异地居住离退休党员的联系、教育、管理。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培训、挂钩联系领导讲党课、作形势报告等教育活动,提升了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加强了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健全了组织生活,使基层党建工作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
四是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总结便民服务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工作,不断向“两零”(零距离、零费用)服务延伸。
五是进一步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区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参观学习三甲、太平经验和做法,各参学党组织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按照“五句话”的要求,深入开展“怎样建设新农村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结合区委提出的“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的发展思路,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六是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各参学党组织围绕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影响全区加快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解决农村通水、通电、通路,群众就学、就医难,扶贫攻坚,社会保障等问题,平均每个村都解决了2个以上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全区共解决了300多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