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6-04-26 09:39 作者:世超 责任编辑:
“……每一个日夜还在用你不曾疲惫的双目/守望着这一片你放心不下的/乡土……这是张泽玲的真实写照。在“鹤乡”的大山包乡。2001年,在这块高寒贫脊的土地上,创建了云南省绝无仅有的高寒边远贫困山区的敬老院。敬老院和张泽玲的名字连在了一起。大山的女儿张泽玲,以山一般的厚实静默、坚韧不拨,水一样的清澈见底、润物长流,她十二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竭尽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把党的阳光送到群众面前
1991年张泽玲来到大山包后,只有一个老民政助理员在那里。张泽玲跟随老同志一段时日后,老民政助理员也走了。13400多人口的大山包乡就这样留下了这位充满青春朝气的女孩。工作不熟,自己就摸索着干。为困难群众春送种子,冬送口粮,种地送化肥,过年送补助。为了帮助困难群众和乡亲们,张泽玲经常天一亮就到各村组,了解特困户、残疾人、受灾户、孤寡老人、优抚对象的姓名、住址和困难需求,一条一条记在本子上,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大山包乡,有特困户近4000户,贫困户1800多户,孤寡老人和孤儿近300人,残疾人500人。全年缺粮的达800多户。在这种情况下,张泽玲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一想到这里的百姓这么苦,张泽玲就什么都不想了,她走村串户,逐步调查解决。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苗族同胞更是与外界联系较少。张泽玲就亲自一家一户上门,揭开锅盖、碗柜看。请人用马车把粮食拉到村里,自己称好了又一家一户的送。马路村的大箐社,随时都会遇到滑坡泥石流。张泽玲每隔两三天就会跑去查看动向,生怕一旦发生泥石流,附近的村民受到灾害。特别是合兴村课车梁子离大山包较远,贫困面大,五保老人和孤儿最多。张泽玲几乎每次去了那里都找不到路回来,一到中午,就开始下大雾,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有好些次,找不到路了,亏了放羊老人把她带回来。
作为一名民政助理员,张泽玲要求自己:灾害发生时一定要及时赶到灾区掌握灾情,救助灾民。92年4月的一天晚上,当时张泽玲正在生病,刚输了液躺在床上。就有村民跑来告诉她,大兴村失火了。她赶紧向党委政府作了报告,第一时间冲到火灾现场,疏散群众。随后,与救护人员一同投入了扑火战场中。可那晚风太大了,火烧了很长时间才扑灭。天亮后,张泽玲又忙着把安顿群众,统计损失等工作做完了,才回到住所。回来后病情就更严重,住进了医院。从那以后,就落下了个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的毛病。刚出了医院的张泽玲来不及歇息,就忙着照顾灾后群众的生活生产,随时跟踪了解群众有没有吃的、住的。从请人拆房、建房、到盖好房子,她无时无刻不在现场。在大山包,盖房子是不用砖瓦的,用的是麦草。有时候,群众盖房子用的麦草都是她自己去买来,生产用的种子、化肥都是她亲自购买好让群众们来拿的。
97年4月16日,大山包遭受特大霜灾。整个大山包的庄稼几乎都被严霜袭击了没有半点收成。群众在地里看到霜打过的庄稼,都难过极了。蹲在地里痛哭不已。当她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赶赴大山包。而这个时候,她的女儿正在生病住院。含着泪离开的张泽玲在到龙树乡天生桥时,车子又差点翻下了悬崖,最后还好轮子卡在了崖边的一个石头上。像这种在路上遇到危险的情况,她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还有一次,正是1999年年底,别人正忙着往大山包外跑,赶着回家过年。张泽玲却带着6岁的女儿冒着大雪封山的危险奔赴大山包。早上11点,离大山包只有10多里路了,可雪太大了,封住了山路。汽车无法前行,全车的人都调头回去了。她想着我手里的每分钱都是群众的救命钱,五保老人和孤儿还等着我去发钱发粮过年呢。她咬咬牙,带上女儿,走进了过膝的雪地里。在崎岖的山路,这样的大雪,危险极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空落入悬崖。张泽玲带着女儿,直到下午4点过,才走到大山包乡上。当时,书记、乡长看到她们都惊讶极了,问张泽玲:“你们是怎么来的啊?不是大雪封住了山啊!”
98年的一天,常年在大山包工作,被高原的大太阳晒得黝黑的张泽玲终于积劳成疾,倒下了。躺在医院病床上,张泽玲还缠着医生说:“大夫,我得的啥子病,怎不见好?乡里任务重,我还有好多事要做呢,过两天我就出院吧。”闻言,陪护他的亲人跑出病房狠抹了一把泪。张泽玲是由于过度劳累啊。一天中,从一睁眼就开始工作,直到睡下才得以休息。被医院确诊为“美里尔氏”综合症,一年里,总会发几次。用张泽玲的话说,基本上一年365天都在工作,但自己觉得不苦,到是老百姓太苦了,自己做工作,就像做家里的事一样,没什么分别。
大山包是有名的高寒山区,生于斯,长于斯,张泽玲最盼望的是山民能过上好日子。在她的工作中最牵挂的有三种人:困难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张泽玲把他们当成亲人。如今许多老人提起张泽玲,仍禁不住老泪纵横:"他对老百姓真亲啊。"
张泽玲的心思都用在群众身上了。全乡多少困难户,谁家最困难,她最清楚。在大山包乡,没有她不认识的贫困户,没有哪个贫困户不认识她。正是通过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张泽玲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树立了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我是最基层的民政干部,我不关心他们,那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又怎能体现?”
爱心描绘敬老蓝图
1996年的时候,合兴村大崖洞社群众相当贫困,社里连牲口都没有一个。张泽玲就挖空心思地想,大山包草原辽阔,牧草丰富。发展畜牧业应该没问题。于是,她就向区民政局打了报告。民政局就拨了3万元钱专门购买羊给群众饲养,实行滚动性发展。可群众太贫困了,起初,部分群众把养的羊放到市场上卖了换粮食。张泽玲就挨家挨户,或到家里,或在草山放羊处,跟群众做思想工作,交心谈心。让群众明白:把羊逐步发展壮大了又卖。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羊多了起来,由这村发展到了那村。由一百只变成了一千只、一万只。
畜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张泽玲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大山包孤寡老人多,放羊又有经验,何不成立一个敬老院,让他们自己养羊发展呢。自从有这个自力更生的想法后,张泽玲激动不已。如果事情能成,那将解决多少困难啊。此事引起了区民政局的高度重视,在2001年,通过协调,把畜牧局的一个畜牧场作为敬老院的地点,正式成立了敬老院。
起初的敬老院条件较差,墙体裂缝,漏雨,无门无窗。晚上,张泽玲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脑海里总要浮现敬老院里的一幕幕。面对现状,张泽玲迅速理清了思路,穷则思变,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改变旧貌,使敬老院焕发生机。从此,晨曦昏幕,孤寡老人家里总有张泽玲的身影。她一家一户走访调查,选了合适的孤寡老人来敬老院生活,第一次买了67只羊子养在了敬老院里。可问题又出现了,有的老人不习惯,偷偷地跑回了家。张泽玲来来回回的做工作。最终有6位老人和一个孤儿还是住进了敬老院。一年后,敬老院里的羊就发展到了130多只,肥猪5头,牛2头。老人们生活好起来了,到了第二年,草场不够了,又租用了新的草场。老人们吃上了大米,随时吃上新鲜肉。房屋粉刷一新,购置了席梦思床、电热毯等床上用品,张泽玲每月还定时为老人们存上剩余的钱。为其它在外面的孤寡老人们送上敬老院里杀的猪肉……在当地,敬老院引起极大的轰动,许多群众对敬老院里的老人羡慕不已。
吃、住都解决了,张泽玲又开始想,老人们都没有亲人,生活枯燥。为想方设法丰富精神生活,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在敬老院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快乐一些,张泽玲颇费了一番心思。她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活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观看反邪教、科学种田等光盘。遇有节假日,组织老人们进行集体娱乐活动,使老人们整天乐哈哈,幸福之情写在脸上。这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排除了老人们孤寂的情绪,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既丰富了老人精神生活又增进老人间的团结友爱,使老人们在敬老院这个大家庭其乐无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敬老院的经济越来越红火。走出了一条以院养院,自力更生的新路子。2003年,敬老院又开挖了两个鱼塘,并投放了2000多尾鱼苗,形成了独特的高寒养殖。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保证自身供养的同时,敬老院还利用部分剩余,用于资助其他贫困老人。并和区福利院开展互助活动,赠送高寒山羊给福利院。这种走“以院养院”的经验,被昭通市、区领导称之为“老年生产互助合作社”。在2003年云南省人大组织的老龄工作执法检查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敬老院里充满着一片生机。老人们自得其乐,生活得有滋有味。冬天,张泽玲到老人们的床头帮老人掖掖被褥,查看是否有火情(因为老人喜欢烤火);夏天,她到老人房间打打蚊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敬老院老人们的吃、穿、住、医、葬无不牵挂着张泽玲的心。
人们都说:“只要不下队,张泽玲肯定就在敬老院里。”即使是中秋和端午节,她也一样在院里和老人们一起度过,在她的意识里,这里已经是她的又一个家了。
孤老们本是弱势群体,或多或少存有孤僻、怪异、自卑的心理。但是在敬老院这个集体大家庭中,老人们心态正常,心理平衡,亲如一家,没有孑然一身的孤独感。老人们虽无儿无女,却让农村那些有儿有女的老人们羡慕不已。老人们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张泽玲是我们的好闺女。”如此,敬老院渐至闻名。各级领导常来调查了解。特别是区民政局领导更是日夜牵挂。而现实的一幕,则让民政领导心疼难过。几乎每次来到大山包,都会遇到张泽玲不是在输液就是在吃药。病情的日渐严重,张泽玲已不能再承受在艰苦环境里工作。于是,组织上考虑,决定将她调到坝区的北闸镇继续从事民政工作。
走的那一天,张泽玲起得很早,她知道敬老院的老人们是不会让她走的。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早上6点踏上了下山的路,这消息还是被老人们知晓了,当张泽玲刚走到离敬老院不远的一处草场时,只见老人们蹲的蹲,坐的坐,早已守候在那里。一见到她就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老人们挽着张泽玲的手,痛哭流涕。“我们活了几十年,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这样好的人。你是我们的好闺女……”老人们舍不得让她走。张泽玲何尝不是啊!走过了十多年的风刀霜雨,她的汗挥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她的情深深地扎进了贫困山区群众的心中。
(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