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5-09-16 15:01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江先奎
(2015年3月9日)
“规矩严起来了,风气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干部到群众普遍有此感受。党风政风的新气象,蕴含着深刻的启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关键是懂规矩、讲规矩、用规矩。
一、充分认识规矩对于执政党的重大意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和矩本是古代用来画圆和方的工具,后来引申为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它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也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既包括刚性的规矩,也包括自我约束的规矩;既有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项工作没有了规矩,就会急事办不妥、难事理不清、大事办不成;一个班子没有了规矩,“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就形不成合力;一支队伍没有了规矩,就会步调不一,形如散沙;一个社会没有了规矩,就会失去秩序,陷入混乱。
对于一个党员,规矩就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规矩就是生命线。没有规矩,我们党就不能成其为政党,更不能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就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党能够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严密的组织活动纪律,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全体党员严格遵守党章党纪,使得党经受住了白色恐怖和严酷革命战争的考验。井冈山时期,党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规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深深拥护。延安整风运动时,围绕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为完成新中国建设大业、实现由城市领导农村大转折夯实了纪律作风保障。
毛泽东说,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他还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两者都不可少。“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是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后,毛泽东同志对于纪律问题的强调。邓小平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党员规模最大的政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如果党的纪律不严明,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都会大大削弱,党就难以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强调守纪律、讲规矩。当前,我们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我们党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始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党内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在纪律上规矩上进一步严起来,才能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今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十余次提及“规矩”一词,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结合之前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不难发现,讲政治规矩、明权力边界,已经构成了两年多来政治生活的鲜明脉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实就是要讲规矩。规矩,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其共同的指向都是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经成为政治共识。而如何关进笼子?其中最紧要的,就是给权力定边界、立规矩、划红线。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四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忠诚、干净、担当”和“三严三实”、“四有”要求,就是给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立规矩;倡行依法治国、依宪执政,就是给领导干部在为政用权上立规矩;推进简政放权,制定权力清单,就是给政府行为立规矩。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为全党立的新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给权力套上了规矩的“紧箍咒”,我们才能一扫作风之弊,刷新党风政风。
规矩是天下纲纪,振之则举,弛之尽废。作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我们党在90多年的艰难求索中,探索和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矩,这些规矩无不是凝聚智慧、经验得失的积淀,有些规矩,还是付出惨重代价后痛定思痛总结形成的。正是有了这些规矩,才使得我们党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年代,都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再看看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能够夺取胜利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钢铁般的规矩,而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视规矩、“纲纪尽废”。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预见,以纪律建设为重要内容的党建工作将变得愈加重要。其目的就是要“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
事实证明,如果纪律和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消极腐败现象就会四处蔓延,党就有可能沦为一个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就没有什么团结统一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讲,谁破坏了党的纪律和规矩,谁就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
二、新时期党的规矩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总体论述。具体说来,党的规矩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从宽泛的外延说,中国共产党党员也都是中国公民,因此必须遵循国家法律,这毫无疑问;从党员的身份来说,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作为硬性的约束,也需要每个党员遵守。而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宣传纪律等在内的“党的纪律”,既然已经明确成文,自然也就成为党员干部应该遵守的规矩。
那么,为什么说“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详细的论述:“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也就是说,从概念的层面,“党的规矩”的外延要比“党的纪律”更大。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不成文的、相对柔性的规矩,同样需要遵守。
在党的纪律中,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政治纪律”,因为这事关全党的路线和立场。同样,在党的规矩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尤其强调“政治规矩”,因为这也是事业兴衰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那么,党的政治规矩包括哪些?在《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有所总结。比如,在原则立场上,不守规矩主要体现为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包括“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甚至是“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又比如,在党内团结方面,不守规矩的主要体现,是“团团伙伙”、小山头、小圈子、宗派主义。2013年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党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不能借着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场合,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称兄道弟,“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
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全党的“团结统一”。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党内有党”,不仅可能在上情下达、方针执行上打折扣、搞对抗,甚至可能形成“门客、门宦、门附”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形成一种抱团化、互相支持、互相提携的利益交换关系,使政治“潜规则”大行其道,破坏党的风气和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及的另外一个规矩,就是“组织”的重要性。要有组织、体现组织,就要体现程序意识。作为党员,组织性体现在哪里?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遵循组织程序、听从组织安排、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批评道,现在许多干部没有程序意识,“迈过锅台上炕”,或者是做先斩后奏的“事后诸葛亮”。这种情况,主要体现为“组织意识淡漠、不向组织请示报告”,比如子女在国外定居、个人有几本因私护照、随意外出不报告、个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报告等。而这些,往往也是干部出问题的苗头,在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屡见不鲜。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天重新提倡政治规矩,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内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党的政治生态。
习总书记强调规矩是传统。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讲“规矩”了。2012年11月16日,刚刚履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提出党章是“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此后,在多个场合,他都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3年在西柏坡。用他的话来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共产党1949年就立下的“六条规矩”:“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重规矩、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赢取民心的重要法宝。从成文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进入上海秩序井然地睡在街头的解放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军,每一个细节,都是政治规矩的体现,是政治理念在行为层面的实践。但在当下,党的纪律、党的规矩都有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被破坏的现象。据统计: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7万余起,超过10万人受到处理。一方面说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问题相当严重,规定、纪律贯彻落实的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说明守纪律、讲规矩要求的提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比如,山西“塌方式腐败”,让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直言“令人触目惊心”;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409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广东茂名窝案,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相互牵连的官员之间“一损俱损”,“山头主义”“团团伙伙”的危害之大可见一斑。201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习近平总书记说:“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的今天,强调规矩,也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必要之举。
三、坚决纠正各种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但有些人在错误观念支配下,对党的纪律和规矩不以为然,出现了各种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习总书记尖锐地指出了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种种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是: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乱评乱议,口无遮拦,甚至公然妄议中央;目无组织,自行其是,脱岗离岗不向组织汇报;个人重大问题不及时报告,对组织隐瞒实情;跑风漏气、四处说情、乱打招呼,等等。当前,我区绝大多数同志都能自觉做到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但也有个别同志缺乏“规矩意识”,存在着忽视、轻视、漠视规矩的现象:有的不懂规矩,“唱歌错音跑调”,想事情干工作缺少“规矩”这根弦,虑事简单,言行莽撞,论政治不明“方向”、不懂“大小”,论做人不守“本分”、不明“礼仪”,论工作不会“来事”、不晓“轻重”;有的不用规矩,“哥们江湖义气”,不把规矩当规矩,仅仅把规矩挂在嘴边,留在纸上,当摆设,做样子,不落实,全凭个人感情办事;“对规矩采取实用主义”,对自己有用的则执行、不利的则弃之。有的不守规矩,“老子天下第一”,规矩对人不对己,特权意识作怪,只想让别人遵守规矩,就像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由着性子,乱了规矩;“我的言行就是规矩”,缺规矩不在意,有规矩不执行,该作为的不“到位”,不该作为的却“越位”,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有的“口里一套、手上一套”、“面上一套、背地一套”,“两张嘴巴说话,两个面孔做人”;有的在执行政策中,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有的信奉“不跑不送、降职停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有的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等等。以上这些不良现象,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是思想觉悟不高的表现,是纪律观念不强的表现,是一种自由主义、庸俗作风,既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又影响班子的作用发挥,更影响事业的健康发展。你看,我区北闸镇和司法局一班人,就是顶风违纪的典型,真是让人痛心不已。
作为领导干部,如果离开了规矩的“约束”,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很难避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漠视“规矩”,那将是腐败的开始。“做贼从偷菜起”,腐败分子也不是天生就是腐败分子,他们的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开始的,进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直至坠入深渊,不可救药。刘铁男在受审时就曾痛哭流涕地悔悟,“我如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然而,这样的锥心忏悔,并没有让一些党员、干部猛醒:有的干部干了什么、人跑到哪里去了,从不向组织汇报;有的干部阳奉阴违,守着规矩不干事,抛开规矩就乱来;有的干部热衷搞同乡会、同学会和“小圈子”,看似漫无目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无视组织纪律,没有规矩意识,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殊不知,这样的“任性”早晚是要栽跟头的!早在25年前,邓小平就告诫,“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从已经落马的“老虎”看,“团体腐败”“塌方式腐败”让人震惊。民间流行的“石油帮”“秘书帮”“西山会”等说法,无不揭示了搞“小圈子”“小团体”的危害性。绷紧了规矩这根弦,规矩其实就是一把保护伞。习总书记关切地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我们要清醒认识当前守纪律、讲规矩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刻剖析根源,增强忧患意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祛除规矩之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切实做一个讲规矩的干部。
四、坚决做一个讲规矩的领导干部
作为党员、干部,如何守纪律、讲规矩?总书记指出的“五个必须”,就是最好的“罗盘”。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用的词是“必须”。也就是说,这“五个必须”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划定了五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可触碰的红线,在规矩红线这个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讲规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常守慎独之境。人之品行,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就是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做到“欲不纵而尘不染”,它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坦荡。东汉大臣杨震曾推举王密为县令,王密为报知遇之恩,夜间怀揣十金相赠,并说“我乘夜而来,无人知晓”。杨震大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难当,并将书房改为“四知堂”以自勉。这就是慎独的力量。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一种清醒、一份冷静、一种定力,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勤政廉政、干事干净,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既是严格要求,又是关心爱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虚怀若谷的气度、从谏如流的风度,乐于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敢于听取对自己的批评意见。要把监督和批评当作是一种警示和鞭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不断进步。
要常怀敬畏之心。俗话说,官有所畏,业有所成。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心怀敬畏,时时自警,切不可忘乎所以,无所顾忌。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父老乡亲;要敬畏人生,当自己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感到后悔;要敬畏法律,谁滥用了今天的“自由”,谁就在为自己的明天打造“镣铐”;谁突破了法律的底线,谁就可能酿成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三重悲剧,最终付出沉重代价;要敬畏纪律,自由离不开纪律,遵守纪律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自由,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财经纪律、组织纪律以及廉洁从政等纪律;要敬畏德律,康德讲,人应当敬畏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老百姓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道德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范,违反它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敬畏它就能得到人们的敬重。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常照镜子、勤洗脸、勤扫尘,做到警钟长鸣、警示高悬,走得正、行得端。
要常存修身之念。“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行事才有凝聚力,行为才有感召力,相处才有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番讲话精辟阐述了“规矩”和“作为”之间的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遵守规矩”即“三严”,又要“有所作为”即“三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讲规矩是一种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干部,一定是角色定位准的干部、一定是摆正位置的干部、一定是明职责的干部、一定是尽职尽责的干部。讲规矩是一种素养,一个修养好的干部,必定是明“方向”的干部、必定是懂“大小”的干部、必定是晓事理的干部、必定是知荣辱的干部、必定是讲规矩的干部。讲规矩是一种本分,只有讲究规矩,才能恪守本分,尽好职责;只有讲究规矩,才能树好形象,受人尊重;只有讲究规矩,才能充实踏实,问心无愧。讲规矩是一种福分,越轨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川流有了堤岸的束缚才不会泛滥,风筝有了丝线的牵引才不会坠落。一个讲规矩的人,不做与法规相悖的事、不闯“红灯”、不越“红线”、不踩“雷区”,就会拥有平安自由、就会快乐幸福。
要常有创新之举。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领导干部还需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面对大量棘手的问题,领导干部当“甩手掌柜”、无所作为,显然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只会堆积风险,酿成更大的危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出台各项规定、禁令,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让一些领导干部感到“不适应”,有的甚至认为既然要求这么多、紧箍咒这么紧,那还不如干脆不干活、做“太平官”以明哲保身。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干工作、做事情固然要遵规守矩、依法行政,但面对当前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有履职尽责、为民解忧的担当精神。在涉及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上,要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抓敢管。如果一味怕担责而不思进取,只会贻误发展时机、耽搁改革大业。
要形成新常态。党员干部遵守纪律和规矩是无条件的,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更不能把它作为软约束或一纸空文,要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而不是“纸老虎”和“稻草人”,要让纪律和规矩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成为一种常态。如今,规矩已成为一种新常态。面对新常态,我们要不断增强规矩意识,自觉把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不搞各种名目的小圈子、小团伙;不任人唯亲,搞封官许愿、私相授受、封妻荫子那一套;不满嘴跑火车,对党的重大决策、区委重要部署乱发议论、滥评妄议;不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不当“小喇叭”、“小广播”,到处打探传播小道消息;不搞明哲保身、“爱惜羽毛”,对一些错误言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自行其是、目无组织,重要事项不请示不报告、议事开会跑风漏气;不滥用权力和影响,到处说情打招呼;不干预司法执法、不干扰正常工作;不自由散漫,随意脱岗离岗;不浑浑噩噩,成天吃吃喝喝、不务正业;更不做损毁昭阳区形象的事,用实际行动做一个真正“讲规矩”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谁也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必须坚决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
五、用规矩,以规矩促进发展
领导干部能不能自觉遵守规矩,体现的是一种品德和修养,更体现一种政治上的清醒与成熟。但是,除了严格讲规矩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规矩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用规矩明方向、促有为、树形象。
在政治上用规矩明“方向”。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讲政治是对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我们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管遇到任何风浪,听党的话、跟党走、对党忠诚,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的决定,不争辩、不讨论、不讲条件,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今年,习总书记到昭通视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殷切希望我们“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这就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把住这个“方向盘”,坚决执行这个决定,不怀疑、不走样、不变通,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现在我们有些干部心怀异心呀!巴不得哪点出点事。有的甚至还想方设法“无事找事”;有的干部白天是人、晚上是鬼,做“两面人”,对党组织不忠诚、对党的事业不忠诚,对组织没有感恩之心。干了点事就想着提拔,对一些岗位还挑肥拣瘦!这些都是党性不强,对党不忠诚的表现,必须加以改正,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旗帜鲜明地作斗争,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工作上用规矩促“有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干部的口碑,不在于职位,而在于作为。当前,作为昭通中心城市的昭阳区,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还比较落后,特别是与毗邻的几个州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一个拥有56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所在地还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宜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还相差甚远;同时,我们又面临着近100亿元巨额债务风险、6万左右失地失房群众安置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风险、高达1000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风险、“两违”和信访问题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等。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就是我们党员干部要遵循的一种规矩。要时刻保持工作上的主动性,带头倡导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该自己干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去干好,不等不拖;该自己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地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要有一种干就干好、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对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一抓到底,决不允许敷衍应付。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各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把事情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委办局长,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有担当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事业成功的原因很多,奋发有为是主要因素。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积极深化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生活上用规矩树“形象”。“一针不缝,十针难补;小洞不补,大洞受苦”。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若仅仅把规矩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当摆设、做样子、不落实,或者只叫别人去照办落实,自己则置身于规矩之外,就很难使“规矩”成为“方圆”。要树立清廉形象。要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要不沾不贪,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严守底线和红线,时刻提醒自己、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和身边同志,克服侥幸心理、从众心态、特权思想,横不攀竖不比,一言一行守规矩。要牢记“两个务必”,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要注意生活小节,无论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要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不该有的想法坚决不想,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做亏心之事,不动害人之心,不受无功之禄,不贪无功之赏,不失态、不失言、不失信,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住小节、守住底线,“宁可清贫自在,不可浊富多忧”;“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要树立民主形象。国有国法,党有党纪,行有行规。党员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坚持标准不走样,执行政策不变通,履行程序不含糊,按制度、按程序、按原则办事,不能想当然,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汇报的要汇报,该沟通的要沟通,该会议研究的要上会研究,不越位、不揽权、不推过。特别是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经会议研究、集体决策,决不能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搞个人说了算。要树立平等形象。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遵守制度没有特权,坚持执规必严、犯规必惩、违规必究,绝不能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绝不能把规定、制度、纪律当成摆设,让规矩变成“稻草人”和“纸老虎”,让规定、制度、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铁规矩。要树立团结形象。切实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使班子成员之间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懂规矩、讲规矩、用规矩是工作所需、事业所需、发展所需,也是一名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希望全区各级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懂规矩、讲规矩、用规矩,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开创美丽昭阳跨越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