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5-03-03 10:44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昭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陶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艰难、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处于三期叠加、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全区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增长乏力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区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11335”发展思路和美丽昭阳三年行动计划,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定信心,统筹谋划,顽强拼搏,负重前行,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强力推进跨越发展,坚持不懈增投资、扩总量,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03.34亿元,增长8.1%,其中,一产增加值24.96亿元,增长6.7%;二产增加值102.54亿元,增长8.4%;三产增加值75.84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13亿元,增长36.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亿元,增长1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61亿元,增收1.6亿元,增长17.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48亿元,增支5.4亿元,增长14.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6.54亿元,贷款余额200.16亿元,分别增长22.79%和9.71%。按新统计指标口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4元,增长15.1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1元,增长11.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一年来,我们全力推动城乡发展,坚持不懈破瓶颈、增后劲,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围绕美丽昭阳三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总投资150.8亿元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机遇,投入资金22.57亿元启动太平24号、龙泉7号安置点5500套棚改安置房建设,2013年12000套保障房建设完成投资2.27亿元,省耕山水、职教园区、“两河”治理、豪生大酒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昭阳大道下穿通道、昭通中心体育馆等市政工程相继完工,大关路、水富路等新建道路和金鹰大道、花果路等道路改造及地下管网铺设、环卫设施改善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96亿元,建成区面积达39.9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28.69万人,城镇化率达43.64%;及时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深入开展网格化、精细化城市管理,中心城市秩序整治成效显著,“两违”整治“杜绝增量、消除存量”目标基本实现,昭龙沿线环境整治及生态产业示范带建设全面推进,城市面山绿化步伐加快,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不断健全,城市开发建设融资14.76亿元,实现土地出让金入库收入11.88亿元。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守望、永丰、旧圃等10个乡镇11个点建设,完成房屋拆除重建1869户、风貌改造3370户;扎实开展乡镇“一水两污”体系规划编制和实施方案设计工作,全面启动全国农村危房现状及农村人居环境调查,完成6120户农村危房改造,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交通设施逐步完善,成都―昭通―贵阳航线正式通航,与周边四大城市实现航空互联;G213线改造和新机场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大炎公路、“9•07”地震恢复重建交通项目基本完成,南北高速公路昭阳段、2014年通村公路硬化项目顺利实施,“8•03”地震恢复重建交通项目有序推进,群众出行和运输条件有效改善。水利设施不断夯实,争取资金4.5亿元,完成水利工程5448件,黑石罗水库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昭鲁大型灌区昭阳灌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全面完工,改善灌溉面积12.9万亩,解决了4.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一年来,我们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不懈抓延伸、树品牌,产业支撑效应明显提升。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3∶50.4∶37.3。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41.36亿元,增长4.4%;纳入园区管理的60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5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4亿元,“一园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接纳能力进一步提升,永孜堂制药厂技改扩建项目完工投产,好医生中药饮片厂主体完工,浙江港亨、云南寅智科技等9家企业相继入园投产,侨通公司迁建项目开工建设,华新环保生活垃圾协同处理项目有序推进。农业经济稳中提质,创建粮食高产样板26片25.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2.9万吨,增长1.27%;新植苹果1.41万亩,完成低产果园改造示范样板2.15万亩,苹果总产值达17.14亿元;完成烤烟收购23.44万担,实现产值3亿元;葡萄、核桃、花椒、莲藕、乌天麻等示范基地有序发展,昭通市葡萄井樱桃庄园、乐居明晖麒圣蔬菜庄园、龙山寨红玫瑰葡萄庄园等农家庄园建设加快;黄牛、山羊、生猪、家禽等规模化养殖发展势头强劲,肉奶蛋产量达6.7万吨,实现畜牧渔业产值16.36亿元,增长3.83%。消费市场稳中向好,商贸流通、酒店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健康发展,以建设大山包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主的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拓展,第二届“磅礴乌蒙•神奇昭通―中国黑颈鹤之乡昭阳旅游摄影大奖赛”、2014年中国云南昭通大山包全国首届户外邀请赛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累计接待游客253.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5亿元,分别增长27.04%和39.16%。
一年来,我们竭力改善民计民生,坚持不懈办实事、强保障,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乡镇、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和区三中、乐居一中、北闸中学等改扩建,投入8344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投入5455万元、惠及9.15万名学生;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行骨干教师支教制度,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扎实推进,9个标准化卫生院(室)建设完成,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新农合参合率达98.09%。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9‰,计划生育率达90.09%。科技文化工程深入实施,6个科技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体设施建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肉制品、乳制品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区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五险”参保人数达58.75万人(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管理模式率先实施,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序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12万人,实现务工纯收入19.23亿元,完成“农转城”3.66万人。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770.84万元,解决了2.56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问题。“8•03”地震抗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拨付应急资金3.34亿元,启动恢复重建民房2727户、维修加固民房27645户,发放受灾群众过渡期补助资金2945.16万元、过冬御寒费327.24万元,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基层武装部达标建设稳步推进,人防、方志、档案、审计、统计、气象、广电、红十字会、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扎实开展。
一年来,我们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坚持不懈促创新、激活力,开放开发水平明显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2项,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城市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监管办法、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城市资源经营管理办法、城市综合管理实施细则等改革方案相继出台,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区乡财政一体化、债务管理和“营改增”试点等工作有序推进,教育、卫生、殡葬、财税金融、文化体制、农村综合、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招商引资成效良好,全区8个招商小组新签约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34.83亿元。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制定实施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实施细则等系列支持政策,私营企业、内资企业、个体工商户达2.1万户,注册资金58.83亿元。
一年来,我们尽力维护和谐稳定,坚持不懈解难题、保平安,人民满意度明显增强。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探索实行“公调对接”机制,切实解决了一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妥善处置了太平办事处“5•13”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57批(次)1.04万人(次)。全力投入“8•03”地震救灾维稳保通,南通道―昭鲁快捷通道“生命线”持续安全畅通。扎实开展“平安昭阳”创建,全面提升反恐处突能力,大力实施“冬季严打”、“治安重点区域整治”等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涉黑涉恶和聚众斗殴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认真落实宗教信仰政策,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受到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深入开展各类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长效监管,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一年来,我们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强管理、转作风,行政效能明显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抓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复工作,全年办理市、区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85件,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复率100%。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基层民主自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六公开”制度,全面实行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行政效率大幅提升,全年受理各种业务咨询4300余人(次),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结率100%。认真落实八项规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贯彻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明察暗访、第三方监督和专项治理力度,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8.3%。进一步加强违纪违法案件查办,规范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经济增长较快、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一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开放开发成效显著的一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一年。现在的昭阳,焕发着干事创业的朝气,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以往发展势头的有效承接,也是新形势、新情况下的新实践、新突破;既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四套班子同舟共济、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结果,凝聚着各级干部和全区人民的辛劳与智慧、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单位、驻区部队,向老领导、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昭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认真对照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差年初预期目标4.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年初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以上预定指标没有完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估计不足,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增速持续放缓,稳健前行、提质增效成为发展主旋律;二是“8•03”地震、汛期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三是工业“短板”问题明显,投资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煤炭等工业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低迷,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四是产业基础差,底子薄,结构单一,总量偏小,层次不高;五是政府性债务较重,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民营经济活力不强,信访维稳压力较大;六是一些机制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个别工作准备不充分,落实不力,效率不高。这些制约因素,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些是工作缺陷造成的。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重点
2015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也是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十三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较大改观;国内经济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隐性风险逐步显现;部分产业相对饱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消费增长动力不足。但随着全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乌蒙山区域扶贫攻坚等多重政策机遇相互叠加放大,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投资需求巨大以及各族干部群众盼发展、思发展、谋发展热情高涨等众多利好因素的积极影响,我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必将得到充分释放,必将激发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抢抓机遇,直面挑战,主动作为,克难奋进,在新的起点上赢得新业绩、创造新辉煌。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市委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区委四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昭调研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五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11335”发展思路和美丽昭阳三年行动计划,稳增长、调结构、兴产业、强基础、构和谐,全面开创昭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城市带动,建设美丽昭阳,为跨越发展提供承载基础。
高起点规划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按照“动土必有规划、出土必有设计、露土必有文化”的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蓝本,尽快完善北部新区城市规划和城区综合交通整治、城市夜景、专业市场、城市绿化、环境卫生、给排水、燃气、电力等8个专项规划编制,充分彰显中心城市文化特色,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不断壮大中心城市规划设计力量,充分发挥区规委会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严格各类项目规划审查,以规划促建设,以规划带建设,全力提升项目品质。进一步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确保中心城市建设按规划有序推进。
高标准建设城市。加快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扎实推进省耕山水、温泉片区、乌蒙古镇、“两河”治理、昭通交通服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一水两污”和川气进昭、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力争完成2013年11500套保障房和5500套棚改安置房建设,启动建设官坝、双院子、景观大道片区等7个安置点,加大失地群众安置力度,不断提升中心城市整体品质。投入资金5亿元,尽快启动景观大道、国学路西延线、蒙泉大道西延线、凤凰山环城道路等新建道路建设和GZ40线高速公路连接线、昭阳大道、环城东路、龙泉路等10条道路改造,提升改造地下老旧管网,配建完善垃圾中转站、垃圾临时填埋场、广场、公厕、文化娱乐等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信息资源高效利用。
高水平管理城市。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投入资金1亿元,全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城市管理,扎实抓好城市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和“门前三包”管理,切实做到“三清三化”。结合棚户区改造、市政功能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和城市主要节点打造,继续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力争在城区完成101万平方米“两违”拆除任务。全面推行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环卫、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发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委员会作用,加强城市管理执法、绿化管养等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努力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高效益经营城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走好“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产城融合之路,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按照“一级垄断、二级归口、三级放开”的土地经营理念,建立完善政府投融资项目土地配置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力争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0亿元。采取信贷、信托、PPP、发行债券、购买服务协议质押、抵押等方式,用活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民间资本,盘活中心城市水资源、公交车、出租车、物业管理等优势公共资源,力争2015年城市经营可用资金达10亿元、棚户区改造建设融资累计到位资金达90亿元以上。
高质量统筹城乡。紧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把乡村建设与城市开发、恢复重建、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整合各类资金资源,以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和“一水两污”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北闸、洒渔、守望、苏家院、青岗岭、大山包等重点集镇,大力实施G213线改造、靖洒公路建设项目以及150公里建制公路硬化工程,抓好碗花厂、徐家冲等10件小(二)型水库和勒力寨小(一)型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边箐、娇子沟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和7.4万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强化污染物排放监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挖掘发展潜力,强化投资拉动,为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紧紧抓住42个续建项目和120个新开工项目,持续加大综合交通、产业和民生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确保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50.16亿元。精心研究中央和省市预算内投资方向,深挖细选、超前谋划、加快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可操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做深做细前期工作,争取进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认真做好投资项目要素供给,提高建设项目的交付使用率和投产率,推动投资效益提升,带动全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多策共用拓宽融资渠道。主动对接国家信贷政策,扩大银政企战略合作,积极争取扩大信贷规模、落实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融资作用,加强对资金、资产、资源的整合运作,鼓励民间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多元化投资运营主体。稳步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扎实推进直接融资,逐步破解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结构性问题。
多措并举创新机制体制。支持引导城投公司加快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投融资主体。加快价格、特许经营、对外投资、民营银行准入等领域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新兴产业等领域,不断掀起创新创业热潮。健全完善融集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严格事前审查、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三)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为跨越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加快工业提速。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和昭阳工业园区龙头优势,加快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永丰工业片区规划布局,推进昭鲁工业产业一体化和优势互补。围绕省、市产业发展目标,强力提振工业投资,认真抓好工业上山塘房区块和矿冶项目基地建设,扎实抓好生活垃圾预处理及水泥窑综合利用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良明雄汽配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滇川能源小河沟流域梯级电站、汉森永孜堂现代高原植物药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和泰集团水泥厂、云冶集团电解铝等重大项目申报成功,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同业集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群发展。认真落实省、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发挥市场机制,突出比较效益,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材和劳动密集科技型产业,着力推进传统加工业升级改造,开足工业“引擎”马力。
促进农业提质。严格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继续发展壮大粮食、苹果、蔬菜、葡萄、核桃、花椒等优势农业产业,创建苹果示范园9个、现代农业蔬菜核心示范园1个、粮食核心样板28片28万亩、花椒提质增效示范样板3000亩,新植核桃4万亩、葡萄2000亩;培育打造天麻、蓝莓等新兴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天麻示范基地2000亩、蓝莓示范基地2000亩;加大畜牧养殖力度,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肉牛养殖场10个,切实把产品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加快发展海升集团苹果农业标准化示范园、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多宝龙现代农业有机庄园等现代庄园经济,着力推动“昭龙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带”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转变。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动三产提效。紧紧抓住旅游强省和全省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整体包装、宣传推介,以打造大山包景区为重点,以开发旅游集镇为基础,以建设南北大通道和联通昆明、贵阳、成都、重庆航线为助力,带动全区乃至全市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打造大龙洞、龙氏家祠、洒渔烟柳等景区景点,千方百计激活和动员社会及民营资本加大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的投入,增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推进,加快豪生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建设,规范发展汽车4S店、建筑建材等专业市场,切实抓好永丰农产品加工物流园、洒渔农贸市场等商贸类项目建设,注重住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休闲、养老健康家政、文化教育体育等消费热点培育,推动三产繁荣活跃。
(四)狠抓扶贫开发,改善民生福祉,为跨越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瞄准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认真抓好647户渔洞水库一级保护区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切实抓好产业扶持、安居工程等各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抓好1个整乡推进和10个行政村整村推进、300户扶贫安居、2000人雨露计划等工程,推动实施项目与扶贫效益相结合,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力争减少贫困人口2.6万人。进一步增强贫困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坚持以工代赈,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支持外出务工能手返乡创业就业,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49万人。
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围绕“六有一确保”目标,认真做好重建期间群众过渡安置,有效保障灾民生产生活。加快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力争资金及时到位、项目尽快启动。加快民房恢复重建进度,认真落实“八包八保”工作职责,确保民房重建在2015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扎实抓好建材质量监管和价格管控工作,严格资金管理、物资发放、资料建档、工程监管,着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切实抓好科教文卫事业。整合城区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区三中、区民族中学、乐居一中、昆明经学院昭通分院等项目建设,加大靖安中学、北闸示范小学等改薄工程力度,加快优质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步伐。认真抓好营养改善计划,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健全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大山包卫生院及2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改扩建,重点抓好艾滋病防治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继续巩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认真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关爱失独家庭等计生政策,确保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0%以上。以创建国家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区项目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认真落实全民健身纲要,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两馆一中心”建设,切实加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努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为契机,继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确保全区食品药品安全。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着力推进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加大天然林保护、陡坡耕地治理、荒山造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面。扎实开展渔洞水库径流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加大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企业节能降耗管控,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任务。
切实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政策,抓好区回族中心敬老院建设,强化城乡低保制度动态管理。全面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扩大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贷免扶补”、“小额担保”等优惠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力争实现更多人员就业。大力实施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提高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抓好统计、人防、方志、档案、气象、广电、武装、民族宗教、红十字会、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
(五)推进改革创新,扩大交流合作,为跨越发展提供活力源泉。
扎实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抓好财税体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统一管理和调配机制,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新机制,稳步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农转城”工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教育、文化、殡葬、医药卫生、公务用车等各项改革。
扎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滇中经济圈,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深化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整合全区招商力量,健全完善政府主体、上下联动、共同参与、激励推动的招商促进机制,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总量和质量。大力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认真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储备、包装和推介,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中骏生物科技、青岛三友生物燃料等高端化、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的重点项目入驻昭阳,壮大全区经济实力。按照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力争创建云南著名商标1件、云南老字号2个。
扎实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认真总结“十二五”发展经验,深刻把握新的机遇和挑战,严格按照区委“11335”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农业农村、工业发展、旅游开发、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课题,提出战略构想,明确重点项目,强化工作举措,使“十三五”规划真正成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纲领性文件,助推昭阳经济社会发展。
(六)加强风险防控,维护社会稳定,为跨越发展提供和谐环境。
加强财税金融风险防控。严格依法治税,强化财源培植,抓好“营改增”扩围工作,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整顿规范财经秩序,保持收入均衡入库、稳定增长。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争取力度,缓解区级财政压力。认真落实新“预算法”,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巩固提高行政成本控制成果。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准备金,健全完善“责、权、利”相结合、“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稳定。
加强征地拆迁风险防控。依法依规做好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和安置工作,根据项目拟用地情况,分门别类研究、细化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和措施,扎实做好情报信息收集、苗头问题排查、维稳形势研判、突发事件处置、网络舆情监测应对等工作,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着力推动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实行信访维稳责任制、调研调处机制、社区负责制、督查督办制和问责制,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等热点、焦点领域引发的缠访、闹访和越级上访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平安昭阳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加大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认真贯彻执行新“安全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建立完善“打非治违”长效机制,深化交通、煤矿、消防、学校、食品药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彻底排查治理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紧紧围绕依法履职的要求,着力在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决策、强化行政执法、加强权力监督上下功夫,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昭阳区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努力建设法治昭阳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忠实履行宪法赋予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完善民主、司法、审计、社会、舆论等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执法主体,明确职责权限,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细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的环节和流程,确保法律法规、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安排部署得到有效执行。
(二)严格依法理政。认真执行省、市、区有关制度和规定,切实按照规定的决策事项、决策权限、决策程序进行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必须经区政府集体讨论和咨询论证,确保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满足群众意愿,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执行重大决策听证和公示、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专家咨询、专业机构测评、法律顾问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严格依法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管控,加大督办力度,促进政府工作落到实处。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要求,切实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美丽昭阳建设上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注重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为加快昭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充满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孕育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燃放激情、永不懈怠,团结依靠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积极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推动美丽昭阳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