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南大19年前暑假值班记录“刷屏” 严谨治学的教授很可爱

来源:扬子晚报  更新时间:2016-08-03 10:09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一本19年前的南大中文系暑假值班记录,每一页都是曾经逝去的青春。昨天,这段光阴的故事通过南京大学官方微信的推送,再度昨日重现。故事的主讲人是南大文学院老师王一涓,她翻看值班记录,回忆起了文学院教授们的诸多趣事,并有感而发写下长文《从前慢》。网友们这才发现,平日里严谨治学的文学院教授们,生活中也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从前慢>>

教授们儒雅又有趣

因为换办公室整理旧物的契机,南大文学院老师王一涓翻出了这本1997年的中文系暑假值班记录。1997年南京大学的暑假,日子过的慢慢悠悠。每天的值班老师在记录上写得最多的词便是“平安无事”。但每一页字迹不同的“平安无事”背后,王老师都回忆出了一段故事。

1997年7月17日的值班人是高小方教授,值班日记一笔一划写的工工整整。王老师不由感叹,高老师是本世纪最后一个绅士!“高老师总是一板一眼,什么时候都是工工整整的,连着装、举止、上课、待人接物,都是。跟人说话必称‘您’,对学生也是。进电梯、房间,肯定用手挡着,自己最后一个进门。告别时会连连鞠躬,请你办事时,会‘谢’声不断。”高老师的学生们读到这里一定会心一笑,这位接电话时总会自称“我是小方”的儒雅老师,的确和王一涓老师描述的不差分毫。

文学院的文人独有的气质里,除了“雅”,显然还有“趣”,热爱美食的丁帆教授显然是“趣”的突出代表。翻阅到8月22日的记录,看到丁帆的名字,王一涓想起来丁教授和美食的“考问故事”,“丁帆老师是美食家,有理论有实践。不光会吃,也会做。有次请我们办公室人吃饭,在家里,特意请了吕效平、王恒明帮厨,确实不同凡响。如果是在外面吃饭,考验的是别人的功夫,丁老师就以说为主了,在哪个饭店,哪个饭店的菜肴就要被批评,往往厨师长还会被找来接受质问。”

其实,南大文学院可不止一位美食家,王老师在文章里还忍不住打趣,“我曾说,中文系真可以为此申报一个硕士点或博士点,专业方向和导师都是现成的,闻者莫不首肯。”

致青春>>

网友想再回南大去读博

王一涓老师的这篇《从前慢》最先在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上刊载。昨天,南京大学官方微信将值班日记的截图和王老师的文字整理重发。作为当事老师而言,这是一本差点被尘封的值班记录,但上过这些老师课的学生们可“坐不住”了,王一涓老师七千多字的妙趣长文看得他们心潮澎湃,热爱美食的老师,数学不灵光的老师,迂而耿直的老师,满篇都是熟悉的名字。南大校友们转发得毫不犹豫,“勾起了好多回忆,致青春”。

“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时光静好。”网友“土豆・张”如是说。“路静行”盛赞老师们的从容,“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文化人的优雅和恬静,笔触细腻柔软真实自然,看着看着心也慢了下来。”

“中文系的老师们书法都很漂亮!”“作为十几年前南大中文系研究生,此文必转。”“写得真好,让我想起了何兆武的《上学记》。”网友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而这篇《从前慢》也成了中文系的另类“招生广告”。一位名叫Leah的网友在评论里“振臂一呼”:“我就问问你们,有没有一种想回去读博的冲动?”

记录本>>

寥寥数语透露教授真性情

《从前慢》一下子网络刷屏,文章作者南京大学文学院王一涓老师也开心。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王一涓。她告诉记者,因为换办公室的缘故,自己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这本1997年的中文系暑假值班记录,“本来有好几本,但是能找到的只剩下这一本了”。随手翻看,她就产生了提笔记录下回忆的想法。这篇七千多字的《从前慢》,王一涓老师在一两天内就完成了。

“我收这些东西的时候,虽然每个老师只写了寥寥几句,但是可以体现出每个老师的性格,我就觉得挺好玩儿的。”王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在聊着文学院老师的轶事,“莫砺锋老师本科是外语系的,硕士阶段学的是古代文学,就有些中西夹杂在里面。我记得当时有人过来问他某个事情的进程,他就说‘答曰:no’。”

据王一涓老师回忆,南京大学文学院李开教授所透出的文学范儿也让她印象十分深刻。正值快过春节的时候,李开教授在值班室里值班,外面节日气氛很浓,年味十足,相比之下,值班室就显得略为冷清了。“李开教授有感而发,说了一句‘年气拂拂’,单是这四个字,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链接:

《从前慢》里的光阴故事

●余斌刚做硕士生导师时,考进来一个好像是《黄山日报》的硕士生,已经工作几年了,年纪比较大。学生跟我说,最好能给他找个年纪大些的老师做导师,说否则比较拘束。我向他推荐余斌,我说这个老师年纪虽不大,但是你跟着他也不会拘束。学生问为什么。我说这个老师有点闲云野鹤,不太食人间烟火(这是在余斌成家前,大婚以后有烟火气了)。过了一段时间,该同学来找我,说,老师你说得真对。我到余老师家谈作业,余老师家没有开水,递给我一瓶啤酒,我们就一人一瓶啤酒上课的。

●兴无老师是纯粹文科生,数学好像不太好。也是研究生考试阅卷,有一段时间试卷比较变态,零零碎碎的小题目,竟有81个得分点,每次合分都艰难无比。有一年是兴无老师做阅卷组长,还得负责检查试卷分数统计得准确不准确。可怜他一遍又一遍地运算个位数的加减法,却是常算常新,没有两次的答案是一样的。

●想到严杰,忽然想到同在古籍所的赵益来。赵益研究道家学问,也因此得一雅号“老道”。徐兴无专攻先秦两汉,又是以“谶纬”之学起家,两人便都有些神神道道的。有年八月文献专业举办暑期学校,连续数日,烈日炎炎,酷热难当。开学典礼上,兴无院长致词兼致歉,说开学的日子是他和赵益两人选的,“没算好”。不知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