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6-05-30 15:57 作者:夏振彬 责任编辑:
图片来源:网络
在春晚小品《扶不扶》里,路人郝建走在路上,身后的阿婆自己“扑通”摔倒――摔蒙了,以为过来搀扶的郝建就是肇事者,后者百口莫辩……近日,一个完全相反的版本出现在广州街头:一名小学生撞倒阿婆,他和3名同学赶紧上前道歉并将其扶起;阿婆深受感动,不仅不要医药费,反而求学校、媒体予以表扬!
故事很暖心。小小少年勇于认错、敢于担当,阿婆宽以待人、心地善良,共同将这个不起眼的小意外变成了暖暖的正能量。目前,老人已如愿以偿:孩子获得了老师的表扬,他们的故事也已经“上头条”,甚至在网络上流传引来满屏点赞。
然后呢?其实表扬之后,此处也该有反思。曾几何时,有关“扶不扶”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不敢扶的尴尬让人痛斥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助人者引火烧身、受助者恩将仇报的案例则更让人五味杂陈。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学生扶阿婆”的故事堪称“扶老人”故事的理想范本,给很多人上了一课――它让犯错之后逃之夭夭的“聪明人”汗颜,让被撞后得理不饶人的“莽撞人”尴尬,也足以让仍为扶不扶纠结的成年人惭愧。
此外,更值得深思的是道德教育。根据报道,4名少年不仅在班内获得“好评”,学校还将专门表扬这种行为,并在各班班会上讨论学习。有点小题大做?并不会!从事发经过来看,他们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德育教材,真实、生动,也更能引起小伙伴们的心理触动。关键是,怎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站在实操角度说,德育要更有“体验感”。当前,每当有好人好事,内部表扬、学习就成为“常态”,可这种学习往往没能站在学生的视角,更没能把握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 以这个案例来说,撞倒老人后,肇事的孩子“非常害怕”,同行的小伙伴没有避之不及;面对老人求助,他们立即答应――孩子们的恐慌、判断和选择非常“现实”,而道德教育也应该抓住孩子的困惑点和矛盾点,通过场景模拟、对话讨论等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学会道德判断,并逐渐内化为道德自觉。
此外,从长远来看,德育也应离生活更近。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二者都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更应如此。然而一直以来,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注重口耳相传的说教,甚至倾向应试化,即便“活泼”点也只是搞演讲、举办作文赛等,内容虚、形式虚,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德育就应该在生活里,在现实中找“教材”,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最终让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小小少年更多些!(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