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更新时间:2016-04-12 10:52 作者:毛韵心 责任编辑:
小蝌蚪找妈妈,家长们找蝌蚪。
4月9日下午,家住杭州三墩的陈先生为了完成儿子的科学作业,下河抓蝌蚪、摸螺蛳,不幸溺水身亡。
这场悲剧让大家深深地感到惋惜,尽管这是一场意外,但事件背后的议论却在发酵。
因为类似像抓蝌蚪这样平常的作业,很多家长都收到过。尤其是到了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了科学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观察小动物。
所以,小学科学课也就有了张“宠物清单”,比如蜗牛、蚂蚁、蚯蚓等,需要家长想尽办法准备好,然后带到课堂上学习如何观察,这也成为了很多家长的苦恼,难道孩子们的“科学作业”,就没有更“科学”的办法了吗?
面对孩子的科学作业
家长们为动物“疯狂”
让孩子接触小蝌蚪们,估计家长都很赞成,亲近大自然很有必要。但真让爸妈们去找这些小动物,肯定会难倒一大片。
记者采访了几位曾为此绞尽脑汁的家长。
上周,郭女士的孩子从幼儿园里领回来一份作业:抓蝌蚪。郭女士想起了小区里有一个小池塘,她曾看到里面有蝌蚪。于是,她马上带着孩子赶到小池边,却发现一条蝌蚪都没有了。一打听,原来小区内的很多家长都接到了同样的任务,蝌蚪被抓完了。
郭女士在单位里吐槽这件事,引起了同事王女士的共鸣,因为前段时间,王女士的儿子要求交一份作业,抓一只蜗牛。
“等我们下班回到家,才知道孩子第二天要交这个作业。全家全部出动,小区的路灯不够亮,我们就打着手电筒在草地里找。平时偶尔会在小区里看到蜗牛,等你想找它时,就怎么也找不到了。”王女士说,实在没办法,全家人就跑到隔壁小区里去找,找了一个多小时,才在一个角落的草堆里发现了一只蜗牛,“那一刻,比找到一份宝藏还激动。”
不仅仅是寻找小动物让家长们着急,小动物们需要的食物也一样供不应求。
孙先生的儿子读三年级,“有一次,儿子从学校里带回来几个蚕宝宝,观察它们的生长。蚕宝宝要吃桑叶,我们小区里正好有一棵桑树,平时,桑叶没人关注,长出来又老去,可蚕宝宝来了之后,这棵桑树可宝贵啦。”
孙先生突然发现,桑树上满满的桑叶似乎一夜之间都不见了,“原来,小区里有好几位家长的孩子也在养蚕宝宝,大家都发现了这棵桑树,桑叶就这样被一扫而空。”
没办法,孙先生只能开着车跑到郊区,找到了一片桑树地,摘了几片桑叶回来,还不敢多摘,“老师说,桑叶不能一下子摘太多,如果不新鲜,蚕宝宝不吃的,所以我每天开车去摘几片,够蚕宝宝一天的食量,持续到它作茧。”
学科学的方法
不妨更“科学”一点
孩子们的科学作业,难道非要这样疯狂吗?有没有更“科学”的方式呢?
昨天,浙江省科学特级教师刘晋斌说,小学三年级是学生科学课的起始年段,其中一项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学会观察,大自然的材料就是第一性的学习材料,“这些东西不能用图片、视频来替代,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课堂上观察小动物是有必要的。所以找蝌蚪抓蜗牛才成为了一种必需。”
刘晋斌认为,收集小生物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小动物生活在哪里?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知道这些,难道不是一种学习吗?这就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寻找了。”刘晋斌说。
但刘晋斌也有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科学课堂设想:“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入大自然,把课堂搬入大自然,在大自然里认识动植物,这样的课堂不是更好吗?”
现在有不少学校已经在追求这样的课堂,虽然不能真正进入大自然,但学校会在校园里搞一个小植物园,或者弄一个小动物园,形成一个小环境,让学生能第一时间接触到第一性的学习材料。
另一方面,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其实同样渗透着生命教育。
老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动植物个体外,还把这些放到了生命的层面,比如养小蝌蚪就是让学生观察生命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学习好以后,还有一个放归小蝌蚪回大自然的活动,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生命教育。
就像茅以升实验学校三年级科学老师翁乐所说的,课堂上的观察结束了之后,她会让学生把小动物带回家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小动物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对生命的呵护会更加细心,比如蜗牛爱干净,学生就要每天给蜗牛洗屋子,还要喂食。等观察结束了,学生会把蜗牛放生,野外抓来的放回野外,买来的继续在家里养着。”
从小到大我们有这样一张 “科学课宠物清单”
虽然找小动物很麻烦,但这毕竟是科学课的一个重要内容,那我们的科学课到底需要哪些动物呢?昨天,记者在杭州茅以升实验学校、杭州东城小学的科学老师帮助下,列出了一份“科学课宠物清单”,清单上是每个年级的孩子需要采集的生物,家长可以提前做准备。
其中,最容易搞定的小动物是蚂蚁,老师一般只要课前在教学楼角落撒些饼干碎末,基本就能收集到全班学生需要用的量。所以一般不会要求学生自己带。
科学老师翁乐告诉记者,老师也会去市场上买一些,“因为野生的个头太小,有时候不利于学生观察。所以,我要求学生到野外去观察蚂蚁的习性,比如蚂蚁是如何行动、如何捕食等。而在课堂上,我给他们看买来的大蚂蚁。”
听起来很棘手的苍蝇、蚊子、蚜虫,学校一般都有――因为老师会准备好标本。
其次是蚕宝宝,老师多数会统一买来,发放给孩子们。至于桑叶,某宝上可以搞定。
至于小蝌蚪和蚯蚓,翁乐说,这些需要孩子们自己带来,“市场里卖的蚯蚓个头太小,主要用来钓鱼的,我们上课的时候需要大个头的,所以只能家长带来,最好是地里抓的。”而小蝌蚪需要学生去小溪边、水塘里找,爸妈一定要注意安全。当然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小蝌蚪都是成群出现的,班里有两三个同学找到,全班就能一同分享了。
最难找的要数蜗牛了,它们大多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出没。有的妈妈运气好,买回一把青菜还会带回一只蜗牛。曾经有杭城小学生发微博,动员全城帮他一起找蜗牛。现在花鸟市场有人专门做起蜗牛生意,就是那种白玉蜗牛,实在抓不到野生的,可以直接去买。
“一般,老师也会在课堂上准备几只蜗牛,给一些实在找不到蜗牛或者忘记带来的学生使用。”翁乐说。
●三年级
蜗牛、蚯蚓、蚂蚁、蚕宝宝、小蝌蚪
●四年级
能孵出小鸡的蛋
●五年级
科学课基本和小动物无关
●六年级
苍蝇、蚊子、蚜虫
●七年级
蜗牛、蜜蜂、蜻蜓等
●八年级
小昆虫(如蚂蚁、蝗虫等)
●九年级
小金鱼、螺蛳(或小鱼、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