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6-02-04 10:59 作者:池海波 本组摄影 记者 汪震龙 责任编辑:
父母和大巧一见面便相拥而泣
家人向帮助过大巧的郝女士和民警等人送锦旗
虽然听不到母亲夸自己帅了,但大巧一直在腼腆地笑
12岁那年,聋哑人向大巧在北京和父母失散,无法言语的他用笔写下了父亲的名字。“何绍明”三个字让向大巧和帮助他的人们在寻亲路上一次次地在希望和失望之间折返。当年,没有上过学又无法和别人交流的大巧,将自己的姓“向”错写成了“何”。一字之差,让他和父母错过了13年的时间,直到一位民警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他的收养人。昨天下午,在海淀公安分局民警的陪伴下,找了他13年的父母和大巧终于见面了。
失散 “向”字写成了“何”字
在收养人郝悦的讲述中,大巧这些年远离父母的经历逐渐被还原。2003年,12岁的大巧和家人一起在北京生活,模糊的记忆中他只记得自己迷迷糊糊地坐上了一辆开了特别远的汽车,下车后他觉得自己又冷又饿,而且找不到回家的路。因为无法与别人交流,再加上没有上过学,大巧不得已想偷点吃的,结果被人发现。
随后有人让他写出自己的名字以便联系家人,大巧在纸上写了“何大巧”三个字,之后他被送到昌平民政局刘村孤儿院收留,等待父母的出现。没有上过学又无法和别人交流的大巧,将自己的姓“向”错写成了“何”,这一字之差,让他和父母错过了十三年的时间。
在机缘巧合之下,一位北京的爱心人士郝悦开始资助大巧,大巧也开始在第三聋哑学校上课,逐渐学会了手语和写字,他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父母都没有来找过他。郝悦回忆说,当初还在上大学的她第一次见到大巧时,觉得他是个特别内向的孩子,随着在聋哑学校和其他孩子交流,性格才逐渐开朗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巧告诉郝悦自己记起了父母的名字,这让郝悦十分激动。大巧说自己的父亲名叫“何绍明”,就是循着这个线索,郝悦一直在想方设法帮他找到父母。然而多次奔波查询中却发现,根据大巧提供的名字,谁也无法查询到他家人的消息。
等待
父母10年里不敢搬家
大巧的父母也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儿子。“那是2003年4月12日下午5点多。”向先生至今仍然清楚记得儿子走失的具体时间,多年前,向先生一家都在北京打工,聋哑的大儿子大巧起初因身体原因,一直是放在老家由外婆照顾,但随着外婆年岁增大,无力看管日渐顽皮的大巧,向先生夫妇便将儿子接到北京。
然而大巧刚来北京的第四天,令一家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就发生了。那天下午,大巧说是要出门买冰棍,结果一直到晚上还没有回家。一家人都急得赶紧出门寻找,但找遍了大巧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有找到。
第二天,一家人就印刷了寻人启事,而且也报了警,但孩子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一般,就这么不见了。
“孩子丢了之后我和我闺女根本没心情做生意,到处托人帮忙打听,听说北京哪有长得像他的小乞丐就过去看。”10年时间里,向先生一直没敢搬家,也没敢换电话,他坚持认为孩子就在北京。
然而,10年间都没有孩子的消息,向先生认为孩子已经不可能找到,便结束北京的生意,带着一家人离开北京这块伤心地,回到了四川老家。
寻找
派出所民警的执著
直到海淀公安分局圆明园派出所民警任宝国的出现,让大巧找父母的事情开始有了转机。因为都是热心公益的人士,在郝悦和任宝国相识后,任警官便开始帮着大巧寻找家人。此后只要是休息时间,任宝国就开始在人口核录系统中寻找筛查,但是大巧父亲的姓名实在找不到任何线索,于是,任警官便又要来了大巧努力回忆起的母亲的名字,开始继续查找。
然而同名同姓的人全国有不少,仅凭着一个名字,任警官就按照大巧的年龄估计孩子母亲的岁数,再将合适的人选照片拿来让大巧一次次地辨认。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辨认,终于大巧在辨认一张照片时感觉很像自己的母亲,但他并不敢确认。任警官通过工作,发现这名女士曾在朝阳租房居住,便立即与房东联系。然而房东却告诉任警官,当初的租客姓“向”,并不姓“何”。
“向”?“何”?难道是当年的笔误?任宝国带着疑问,给四川警方打去电话。虽然没找到大巧母亲苏女士的电话,但却联系上了苏女士所在村子的村支书。一通核实后,任宝国确定大巧的家人找到了。他赶紧要来苏女士电话,接通后激动地表示找到了她的儿子,苏女士却表示不相信,认为任宝国是骗子。
任宝国告诉她,自己是通过公安局联系村支书才要到苏女士电话的,可以找村书记核实,苏女士才同意继续联系。通过微信看大巧的照片,苏女士一家却表示孩子长得太快,已经无法辨认。任宝国又找郝悦要来大巧小时候的照片,苏女士才敢相信这真是她的儿子。
佳音
“十多年只哭过三次”
当大巧得知自己的父母可能已经找到时,他曾问过郝悦,为什么父母这些年都没有找过自己。这样的疑问让郝悦也开始担心大巧的心理变化。郝悦告诉大巧,在寻找他父母的过程中民警发现,父母在大巧走失后又在北京找了10年时间,但因为始终无法查到他的音讯,这才回了四川老家。“北京那么大,要找一个人也是很不容易的。”郝悦宽慰大巧说。
但郝悦也有些隐隐担心大巧的情绪,怕他会因为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而拒绝相认,或者是相认后也不愿和父母回家。然而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当大巧得知父母即将赶到北京和自己见面的前几天时间里,便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和父母见面的前一天,他便跑到商场,用自己仅有的积蓄买来一个大旅行箱,将自己的物品全部装好,已经准备要和家人一块回去。
“大巧性格比较腼腆,其实父母在他心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郝悦说,这些年她和大巧在一起,感觉他性格很坚强,十几年来就只知道他哭过三次。其中一次,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告诉郝悦,大巧在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因为课文中对父亲的描写,让大巧哭了起来。
这些年来,郝悦把大巧当做自己的亲弟弟,看到弟弟即将和家人回去,郝悦在高兴之余也有些不舍。当郝悦用手语询问大巧回家后会不会想她时,大巧伸出双手立即回答道:“我会一直想你的,我也会回北京看你的。”
重逢
“我要和他们回家过年”
当父母出现在25岁的向大巧面前时,他显得有些迟疑。见到13年来只能在梦中出现的父母,大巧一直忍着自己的泪水。父亲向绍明从四川赶到北京,就是为了和儿子团聚,顾不上风尘仆仆的疲惫,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汉一把搂住孩子,两行浊泪横流。“儿子,爸爸找你找得好辛苦。”向绍明哽咽地说道。
在爱心人士共同相助安排下,失散13年之久的一家人再次在北京的一个咖啡厅团聚。面对众人,大巧有些羞涩地低着头,一旁的母亲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不肯松开。“高了,胖了,变帅了。”虽然听不到母亲在说什么,但大巧看着注视着自己的母亲,腼腆地笑了起来。
大巧是聋哑人,虽然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不住地向周围的众人握拳,弯曲着自己的大拇指言谢。在收养大巧的爱心人士郝悦的帮助下,他用手语和家人交流起来。大巧的父亲告诉众人,因为正值春运,飞机票和火车票都买不到,当他们一家人知道大巧的下落后,夫妻俩便从村子里雇来一辆车,一路从四川达州驱车赶往北京。“我们一路上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停过车,其他时间都是几个人轮流开了三十多个小时来的北京。”
向先生说,虽然家里人都想来接孩子,但最终算上司机只来了四个人,“车上给孩子留出个位置,带他回家过年,今年春节家里人终于全齐了。”说到这里,向先生又开始哽咽起来。
大巧听不到父亲的话语,看着父亲讲述寻子的过程,他一直静静地注视着父亲的眼睛。大巧用文字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看到父母很开心,爸爸妈妈和他记忆中有些不一样了,但是“我和他长得很像”。最后,大巧用文字告诉北青报记者,“我要和他们回家过年。”(本组文/记者 池海波 本组摄影 记者 汪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