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5-08-06 15:02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绘图:贺婧宜
近日,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国家拟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劳动情况将会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挂钩升学评优。那么,当前惠州中小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学些什么?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走访了解。
解读
课程、实践、家务活学校劳动教育一个不能少
据了解,此次印发的《意见》中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要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
在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期间,学样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高中阶段要开好通用技术课,要明确并保证课时。地方和学校还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同时,学校在日常运行中应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如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并规定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为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可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布置类似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