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在线 更新时间:2007-03-15 09:05 作者:δ֪ 责任编辑: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而教师的心理素质构成了学生成长环境的一部分。谈到现代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家都会提到应具备道德、文化、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素养,这也是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然而,在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教师的个人发展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局限,提高自身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那么,在目前的环境下,现代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空间有多大?来自现实中的必要性在哪里?对学生又具有怎样巨大的影响?在教师节之际,青春热线从本期起,对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专题报道和讨论,以期从教育教学的点滴实践中获得现代教育理念,发现具有操作性的方法,与广大读者分享。
――编者
“教师一进课堂,就会不自觉地设定一个气氛区。一个悲观、沮丧、经常训斥学生、情绪暴躁的老师启动的是消极的气氛区,而一个乐观、快乐、经常启发学生心智的老师启动的则是积极的气氛区。
“每个老师启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区,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决定着学生的个性是否能够健全发展。”
谈到教师心理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做了这样的比喻。在她看来,“教师”这个角色对学生人格、世界观、人生观及行为模式的形成都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学生通常在对老师的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人格
实际上,学生的成长是“自控”和“他控”两套系统在起作用。“自控”是自我的一种调节控制,而“他控”是指外部对他的教育控制。孩子的成长,注定是一个从他控向自控转变的过程。
许燕说,“到了大学,自控性增强,以自我教育为主导。而中小学阶段,孩子更多地是在与外界的互动中获得成长。所以,年龄越小,他控性越强,外界环境对他的影响也越大。”而这个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和家庭。
一般而言,家庭影响比较随意,而且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学校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作用直接而广泛。一个老师面对的是40多个孩子,所以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尤其是中小学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毋庸置疑。通常情况下,孩子都有这样的倾向:“我可以不听家长的,但一定听老师的。”
许燕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在言传身教中展示的心态和行为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如果一个老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帮助、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在老师身上学会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而如果一个老师自身心理不健康,沮丧、抑郁、暴躁,那么孩子也会无形中习得老师的焦虑,遇到事情习惯于退缩。
一项教育研究中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也有明显的影响,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老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会沉淀到孩子的成长中
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在积累中不断形成的,“可是不少中小学在这方面却非常欠缺,认为孩子长大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而实际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是稳定、持续的影响过程,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记忆的痕迹非常明显”。
许燕认为,在现实的课堂教育系统中,教师很多内心层面的东西都会透射进讲课的几十分钟内。老师此时所呈现的价值观、人生观往往会沉淀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少教师会在讲授中把自己看世界、解释问题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在许燕这里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她假设,如果一个老师讲课时,总是抱怨社会的不正之风,总在传递负面的东西,这种批判性的思维看起来确实比较尖锐、与众不同,学生也爱听,可有谁反思过这种行为给学生实施的是怎样的教育?
“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负面信息的检索和展示,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评价和反思。不仅仅是抱怨,关键是教师自己如何看待,如何分析、如何引导,如果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符合主流的价值标准,那么学生的内心可能会产生混乱与迷茫。
“教师所传达的灰暗、不公正,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外部世界很难适应,从而形成玩世不恭、批判和反社会的态度。
“如果一个教师的课堂没有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功能,那么这就是不道德的职业行为。”
许燕对此忧心忡忡。
师生双方在心理上的相容性尤其重要
据一个家长说,自己孩子整个班的数学成绩都很差。反映到学校,调查后发现,这个老师兼班主任由于压力过大,经常会陷入负面情绪中,并把这些情绪劈头盖脸地抛向学生:
上课铃刚敲响就开始批评学生,总是把数学课变成批评班会,这个学生表现不好,那个学生成绩太差。一节课40多分钟,前20分钟全是批评、抱怨,学生一个个都被训得灰溜溜的,谁还有心思听后面的课?
“良好的情绪会带来良好的认知,在这样不良的情绪下,很难要求学生出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因为,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纪律良好、课堂发言踊跃,师生之间和谐融洽;而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则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这些表现显然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积极营造师生双方在心理上的相容性。”
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指导性意见的传达,教育措施的实施,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老师来讲,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一般都热爱学生并且理解学生容易对学生产生移情,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自己的教育措施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改善不良心理环境
几年前,许燕开始研究职业枯竭。她发现,教师是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在倦耽脾气暴躁、无法放松,还有身体上的不适的纠缠下,工作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这一方面来自教师自身的完美主义、目标取向、对自身的要求过高等,另一方面则来自外界给教师施加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
许多家长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推给老师。孩子带着问题进入学校,校正问题本身就很困难,还要应付家长的兴师问罪,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另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近乎理想化,要求不管外部条件如何恶劣,教师都要坚持做教育的守望人。所以,现实中不少教师就陷入了“挫折感――发火动怒――更强烈的挫折感”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许燕认为,教师虽然是职业倦怠症状的表现者,却不一定是完全的责任者,在这个问题上百分之百地苛责教师个人是有失公允的。
“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挫折在所难免,学校及领导如果能够适时地给予支持和鼓励,趋于人性关怀而非业绩关怀,相信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学校在给教师提供业务培训之外,还应该给老师提供相关的心理学培训学习机会,在发现教师自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难以自己突破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社会上也应该澄清一些误解。如今有些调查、报道动辄说,50%以上的教师有心理问题,父母一听就很担心: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自己的孩子怎么办?教师也很无奈,本身压力就大,还要贴上这样的标签。
其实,“有心理问题”和“心理不正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许燕解释,任何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处理好了就还是健康的。“就算调查说100%的教师有心理问题也没关系,教师和正常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内心需求。”
许燕最后谈到,从教师自身来讲,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学知识补充,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比如如何调整情绪、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对自己进行生涯规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