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靖安镇大耆老村:建新村 兴产业 助脱贫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6-11-11 09:51  作者:朱佳园 蒋德玉  责任编辑:

 

在靖安镇大耆老村,一幢幢统一设计,青瓦白墙,庭院错落的小洋房拔地而起,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小广场即将完工,一个个产业正着手实施,即将落地开花……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靖安镇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大耆老村学校建设


大耆老村易地搬迁房屋建设前后对比图


加紧建设的小广场


正在建设的蔬菜基地

记者手记:靖安镇大耆老村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山区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6户1466人,D级危房915户,需要改造345户,主要经济来源为粮食种植及牲畜养殖,群众人均纯收入2830元。为了积极推进安置点房屋建设,让群众能住上安全房,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靖安镇打响了易地搬迁攻坚战。

今年年初大耆老村易地搬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整个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村房屋主体工程已完成90%以上,有60%多的群众已经搬进新居。同时,党委政府还通过发展核桃种植、中药材种植等种植业及生猪、肉牛养殖业促进群众脱贫增收。

11月9日,天气特别寒冷,但当我们走进刚搬进新居两个月的余光志家,还是感到了一股浓浓的暖意。余光志家有5口人,以前,一大家子都挤在狭小、昏暗、潮湿的土坯房里,生活很不方便。当听说有扶贫、贷款政策,他也是积极响应政策,配合修建新房,并在今年搬入新居。

靖安镇大耆老村村民余光志告诉记者,他们是今年2月份开始修建新房,现在,已搬进来两个多月了。现在的新房比以前的老房子好多了,住着都舒服,他们都很满意。如果不是政府,他们修不起这个房子,以后打算修点畜圈搞养殖,养着猪、牛。村民蔡谷伟家也修了新房,搬入新房后,一家人对新房的格局、外观感到满意,觉得很适合他们家的实际,很有实用价值。

除了让群众住上安全房,靖安镇还在大耆老村新建了一个小广场。11月9日,记者在大耆老村的小广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有序的对广场进行绿化。广场的设计大方、美观,有亭、有水、有绿化,虽然还没有完工,但已经可以看到雏形。

有了国家的扶持政策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大耆老村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很多群众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村领导干部都称赞有加。

靖安镇大耆老村村民蔡谷伟告诉记者,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三番五次的做工作,并根据他们家的情况,指导修建,符合需要,他们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很满意。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随处可见驻村扶贫工作对队员的身影,一方面向村民进行政策宣传,一方面对村民建房进行指导。

靖安镇大耆老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付业群告诉记者,她们为了使百姓住上舒适的居所,积极走访,了解基本情况;做好政策宣传,号召群众进行易地搬迁,提升他们的建房积极性;在建房的过程中,多次到场指导,要求他们按图、按规划统一施工;在建房的过程中,让他们注意安全,确保积极安全的完成他们的新居建设。

为了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落实,达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靖安镇党委、政府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方式,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发展产业,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靖安镇人大主席林吉春说:“大耆老房屋建完以后,我们就按照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目标要求,争取了水利、农开,以及扶贫部门的资金支持,正在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完成以后,我们将种植2000亩蔬菜,在山地发展4000亩核桃种植,在一些适宜的土地发展500亩马铃薯的种薯扩繁,另外,还计划发展300到500亩的中药材试种。”

除了大力发展产业,靖安镇党委政府还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争取了区教育局的投入,征了30亩土地,建大耆老小学。同时,党委政府与相关部门联系,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力争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向外输出800人到1000人剩余劳动力,以此来促进群众增收。

当前,昭阳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个关键时期,广大干群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产业,以产业助脱贫,真正实现老百姓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目标。

(朱佳园蒋德玉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