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互联网+”为农业跨越发展提供新动力

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5-12-15 11:35  作者:戴贵洲  责任编辑:

 

当前,“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成为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中央和地方政策扶持的重点,也是投资的焦点。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互联网+”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高参与度,这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立足湖北实际,需要加强战略谋划,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农业跨越发展提供新动力。

紧抓发展机遇,明确推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目前“互联网+”已从新兴的概念变成无处不在的实践,“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落实国家战略重要体现。今年以来,围绕推动“互联网+”行动,仅国务院就密集出台了6个重要文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浙江遂昌、重庆荣昌召开高规格会议,对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了布置安排。今年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智慧湖北建设工作会议,对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作出部署安排,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要切实把中央和省里有关精神吃透,用“互联网+”来武装农业,提升农业,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依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在生产管理环节,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精准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在市场营销环节,改变消费习惯,实现生产和消费有效对接,形成以消费引导生产的市场机制。在管理服务环节,可以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采集与决策机制,集成综合性云服务平台,实行农产品质量等追溯管理,有效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

(三)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抓手。“互联网+”是现代农业的操作系统,将颠覆、改造我们农业生产、供应、流通链条,推动农业价值体系的再造。湖北省唯一“淘宝村”――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年销售额40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过万元,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种“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在全省各地正在迅速形成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积极作为,扎实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十三五”是全面贯彻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十三五”期间,“12316”三农综合服务进村入户全覆盖,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传统农业产业在线化改造初步完成,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

(一)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的示范应用。一要坚持“以用为要”,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农业物联网产业链。二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力量,开展农业物联网研究,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物联网整体发展。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科技展示基地等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推广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样板。

(二)全力做大做强“12316”服务品牌。一要完善平台体系。推动虚拟平台向县乡村延伸,最大限度地统筹利用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服务资源,逐步构建技术同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平台体系。二要推动服务下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村级信息服务点,就近解决农民信息需求。三要发挥农业专家作用。进一步充实专家队伍,做到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应急与长期服务相结合、专项与综合服务相结合,加强专家与农户互动。四要重视信息资源开发。注重汇集农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类农业服务队伍基础信息并建立嵌入服务过程的动态修正机制,准确地把握农民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五要推动多方参与。要充分开放“12316”服务体系,建立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工作格局。

(三)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一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育,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电商的市场主体。强化农民手机上网培训和服务,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这是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弯道超越”的重要措施。二要协调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让农户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发展格局。三要抓好试点推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试点。

(四)积极推动农业大数据创新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核心在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要统筹现有和新增数据资源,以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以大数据开发利用为着力点,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众筹共享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格局。一要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省厅启动省级农情中心、“12316”云平台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1+N”平台的建设,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二要加强农业智能服务系统建设。完善“12316五位一体”的惠农平台功能,加快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三要加强农业行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尽快完善农业综合指挥系统,逐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四要加强农业智能模型系统研发应用。以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应用为重点,开展农业大数据智能学习与分析模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辅助农业决策。

(五)探索试点实施信息进村入户。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以网格化为依托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推动基层农技服务到村下田,推广当阳、宜都、松滋等模式,破解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简政放权推动农业服务事项进一步下放,将凡符合政策、群众有要求、乡村能办理、本单位具备条件的农业管理服务事项做到能放即放、普遍纳入农村网格化平台。三是着力提升村级站建设水平,对照农业部“六有”标准,增强村级站可持续运行和公益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主动与综治部门衔接配合,统一规划,形成“大数据”格局,推动为农服务的提档升级。

(六)争取资金支持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主要的建设目标:一是以农村网格化为依托,按照农业部部署安排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覆盖全省的村级信息服务站;二是以标准化物联网监测示范基地为重点,建设覆盖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农业物联网基地;三是全面推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与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融合,实现“12316”全域开通、全网接入;四是以北斗导航示范应用为重点,推广5万台北斗终端,建设农业精细耕作服务系统和精准调度系统。五是以建设省级农情中心、“12316”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完成全省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构建以“12316”服务为纽带,村级信息员为窗口,乡镇信息点为依托,县有服务中心、省有云服务平台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强化领导,为“互联网+”现代农业提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首先要加强机构,吸引和培养信息人才,各级农业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动整合农业部门内部资源,增强工作力量。统筹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决策和实施提供支撑。

(二)强化规划引领。要把“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综合规划、“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专项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技术发展进步的速度,留下空间和接口。

(三)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重点环节、主要行业等,明确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加大督查和服务指导力度,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重点面向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信息化知识培训,打造一支“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队伍。加强系统内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升我们“互联网+”的工作本领。(作者系湖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