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1-03-16 15:42 作者:赵磊明 简聪 责任编辑:
昭阳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农业生产在全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农业工作始终坚持“稳粮、强烟、兴畜、优果、增菜、转移”的发展思路,农业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末,全区农业总产值达20.03亿元,比“十五”末增加9.2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28.04万吨,比“十五”末增加11.96万吨,“十一五”期间,昭阳区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和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一等奖、全省农民增收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精心管理
迎难而上“十一五”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创建样板,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昭阳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2009年在玉米、马铃薯、水稻三大作物上共创办区级以上样板8个,共完成部、省、市、区、乡五级粮食作物高产示范样板44.26万亩,2010年创建部、省、市、区级以上粮食高产样板15片16.5万亩,乡、村级粮食科技样板54.9万亩。
通过样板示范,昭阳区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区农业局通过试验、示范,地膜马铃薯平均每亩增产500公斤左右。2011年全区投入资金400万元推广地膜马铃薯10万亩。
――强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大突破
一、优势产业基地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昭阳区曾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是公认的最适宜苹果生长的区域。通过大力发展,苹果种植面积现已从2005年的16.5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22.5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4.8亿元,成为昭阳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2010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3万亩,总产量46.4万吨,产值4.6亿元。全区在靖安、小龙洞、大山包、洒渔等马铃薯生产大乡建立了10万亩高产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全区蔬菜种植达35万亩,总产量70万吨,产值2.8亿元,已建立优势产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82.65万亩。全区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年出栏肥猪1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106个。同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大力扶持涉农企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初显成效。通过大力扶持涉农企业,至2010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了48家,比2005年增13家。2010年涉农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是2005年的4.62倍。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11.6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占总农户数的6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
落户于永丰镇三甲村的万宝生猪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农业部门的帮助和技术指导下,公司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昭通市规模最大、带动农户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养猪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全村办起了规模化养殖场16家,带动发展标准化家庭养殖场600余家,养猪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柱产业。
三、打造品牌,知名品牌创建取得突破。昭阳区积极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到目前,全区拥有了国际名牌“HLB”牌水煮猪鬃、中国名牌“威宝”淀粉、云南名牌“满园鲜”中华圣桃等一批知名品牌。昭通“SOD”苹果获云南优质农产品金奖,“大山包”荞燕麦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全区共有苹果、西瓜、番茄、黄瓜等11个农产品获无公害产品认证,有鲜鸡蛋、活鸡2个无公害畜、禽产品获产品认证,有苹果、梨2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有6个苦荞系列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农机装备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自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以来,昭阳区紧紧抓住机遇,动员农民购买,农机总动力年平均增长达到1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央财政支持我区的购机补贴资金从2005年最初的30万元到2010年的513万元,补贴范围已覆盖了全区20个乡镇办事处。到2010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1055万元,农机总动力拥有量达2.5亿瓦特,2010年完成农机耕耙、机收作业25万亩,农业机械化已逐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花鹿坪村13组的李世友率先购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当年完成深耕作业2000亩,每天毛收入1000多元。李世友联合乡亲们组建了布嘎乡机耕队,目前,全队有23台大型拖拉机。机耕队不仅解决了当地深耕作业的需要,还远赴贵州威宁、云南曲靖等地跨省、跨区机耕作业。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昭阳区紧紧抓住机遇,整合各部门资金,大力推进高稳产农田建设。2010年全区水利化程度达45%。2009年开始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两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3.62万亩,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十一五”期间,昭阳区相继启动建成了6000亩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生猪养殖项目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两个项目,启动了现代农业肉牛养殖项目,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截至2010年底,全区已建成农村国债户用沼气池6130口,养殖小区沼气工程3个、服务网点11个,逐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昭阳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委书记白恩培,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政协主席王学仁,市委书记夜礼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建华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彰奖励,赢得了参加全省玉米、水稻高产创建现场会的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励精图治“十二五”再谱农业新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昭阳区继续按照“稳粮、强烟、优果、兴畜、增菜、转移”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努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从而带动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苹果种植35万亩、以大蒜为主的蔬菜种植10万亩、马铃薯种植45万亩、核桃产业发展到70万亩。
――大办样板,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由于昭阳区的玉米生产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1年,昭阳区被列为全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昭阳区着力创建区级以上核心样板12片,在靖安、小龙洞、青岗岭等10个乡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10万亩,努力实现样板标准化、育苗工厂化、春耕农机化等目标,确保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早在去年底,昭阳区委召开三届58次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发展壮大苹果、蔬菜、马铃薯三大优势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11年全区计划完成水改旱7950亩,推广地膜马铃薯10万亩,新植苹果园7万亩、大蒜基地建设1万亩,新建蔬菜大棚10万平方米,发展滴灌设施1500亩,保鲜冷库5个,同时,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率先推进昭鲁快捷通道、昭大线、民族乡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全区新建蔬菜大棚10万平方米的工作已完成50%左右,部分大棚已安装完滴灌设施投入使用,新植苹果园7万亩的工作已完成过半,大蒜基地建设正在落实地块,准备实时播种。
昭阳儿女多壮志,农业发展谱新篇,昭阳区的农业工作将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实现农业总产值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的目标,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苹果、蔬菜和马铃薯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的新跨越,迎来昭阳现代农业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赵磊明简聪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