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控制猪无名高热提高养猪效益

来源:昭阳区农业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9-03-17 10:59  作者:谢维兵  责任编辑:

 

        猪“无名高热”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一个由多病原引起生猪高热为特征的一个“综合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等症状。引起猪“无名高热”的病原较多,目前知道的有猪瘟病毒、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猪支原体、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沙门氏菌、波氏杆菌等病原。
   
由于猪“无名高热”病因复杂,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猪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饲料报酬低、生长速度慢,治疗成本增加,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本人在从事猪病防治过程中总结的控制猪“无名高热”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流行特点
    1、猪场管理粗放,饲养环境恶劣,饲料营养不平衡,重金属或霉菌超标是主要诱因。
    2、猪场防疫工作重视不够,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猪场未封闭,平时对猪群没有进行系统的保健,这样的猪场发病严重,有的甚至遭受毁灭性打击。
    3、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高温炎热的夏季发病较多,且病程长,病程一般在5~20天左右,少数病猪病程长达30天以上,致死率较高。
    4、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特别是不根据自己猪场实际情况而乱投药的,死亡率更高。
         二、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食欲废绝,饮欲增加,皮肤发红,耳廓发绀,腹下、四肢末梢等呈紫红色;病初体温升高到40~42.5℃,流清鼻涕,随着病程的发展有的流脓性鼻涕,呼吸困难,气喘、咳嗽,有的呈腹式呼吸;眼结膜充血潮红,分泌物增多、有泪斑,喜伏卧;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有的病猪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后肢无力,最后抽搐而死。病死率20~50%,有的猪场高达50~90%。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三、剖检变化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变化,剖检可见以下病理变化:
    1、肺出血,间质明显增宽,有化脓灶或梗死灶,有的肺肿胀、变硬呈大理石样。
    2、全身淋巴结广泛性出血、肿大,切口外翻,呈大理石样,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3、肝脏色淡,呈土黄色、质脆,有的病猪肝脏腹侧有陈旧性裂痕;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脾肿大、质脆。
    4、有的病猪胸腹腔有纤维素性蛋白渗出,呈多发性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少数病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膜发生纤维素性粘连。
        四、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通风和消毒,降低饲养密度,搞好防暑降温,提前进行药物保健预防,对发病猪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对症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1、坚持自繁自养,严防购入隐性感染猪,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2、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3、猪舍及环境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4、药物预防:
    4.1未发病的猪场或猪群,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如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等交替使用)和电解多维及黄芪多糖进行预防,可根据猪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制定本场的预防保健用药计划。
    4.2对已发病猪群: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同时在饮水中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或壮观霉素、金丝桃素、复合多维等,让猪自由饮用5~7天。病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并使用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壮观霉素、长效磺胺和黄芪多糖等进行肌注, 2次/天,连用3~5天,同时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混合感染猪瘟、圆环病毒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较好,若混合感染猪瘟、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等,则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淘汰,防止扩散。


文章来源:昭阳区农业信息网  作者:兽医组(谢维兵)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