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洋蓟的生长特性和栽采技术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7-06-19 09:38  作者:凌继发 戴剑波  责任编辑:

 

一、特征特性: 洋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年限可达10~15年,但为保丰产,降低农药残留,一般1~3年要更新种苗。株高1m左右,开展度1.4m左右;根系发达入土深;茎直立,抽苔前为短缩茎,基部腋芽易发生分枝,现蕾后茎节伸长抽苔,主茎花蕾最大,称“王蕾”;叶披针形,羽状深裂,绿色,叶面密生茸毛,抽苔前茎叶丛生,抽苔后为互生;花紫色,两性,果实为瘦果,黑褐色,形状似长豇豆种子扁椭圆形,长0.7cm宽0.4cm左右,千粒重45g左右。

洋蓟喜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温度适应范围较大,营养生长期适应5~28℃的温度;高于34℃生长受抑制,低于3℃停止生长能耐-2℃暂时低温,低于-7℃茎叶凋萎,花蕾形成期适温16~24℃。洋蓟需要一定低温春化阶段方可现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沙壤土为最佳;洋蓟需肥量较多,宜N、P、K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抽苔现蕾期为水分临界期,不能过多浇水,雨后畦沟积水易引起烂根。要求较强的光照条件,尤其在抽生花茎时期,阳光充足能形成宽大肥厚的叶片,花茎粗壮数量多,花蕾就多。

二、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在闽北地区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苗龄40~50天,5~7片真叶,约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为最佳,实行营养袋直播育苗,营养土配制可参照烤烟营养土进行,但一律不用化肥;出叶后只能用喷壶轻浇水以保持叶片不萎蔫为准,再结合补水于傍晚喷施0.5%浓度的复合肥或0.3%的磷酸二氢钾,移栽大田时必须剖袋,脱袋后再移植;2、大田选择、整地 种植大田应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的田块为佳,前作收后及时清除作物残枝杂草,667平方米施石灰100kg,深翻,耕深20~25cm以上,平整后按1.2~1.3m的间距做成宽50~60cm,高25~30cm高畦,畦中间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或有机肥200~300kg,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3、全理密植 定植时每畦一行,株距80~100cm,667平方米栽500~700株,栽植深度为15~20cm为宜,栽后及时浇定根水,移栽后每2~3天浇水一次,直至幼苗成活。4、肥水管理,(1)苗期  定植后10天进行查苗,补缺,保证全苗,15~20天后施一次提苗肥,667平方米用45%的全价复合肥2~3kg兑水浇施1~2次。(2)莲座期  当叶片长至30cm左右,结合中耕松土,在距植株20cm处穴施或环施追肥,667平方米用45%的全价复合肥10~15kg,尿素1kg,浇施2~3次。(3)蕾苔期  是洋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水肥需求量大,应重施蕾苔肥,当田间有10%左右的植株现蕾时应在距植株20cm处穴施环施45%的复合肥15~20kg/667平方米,花苞采收期间每采收2~3次后追施一次复合肥,667平方米用10~15kg,并用磷酸二氢钾300倍液或肥王凯6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4)生长前期 水分管理可结合施肥进行,但进入采蕾期,是洋蓟需水最多的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持田间湿润,一般7~10天浇水一次,防止因缺水而降低品质,但同时应注意大雨后及时排水,以防因积水造成烂根死亡。 5、病虫防治 洋蓟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根腐病、茎腐病、萎蔫病,花茎黑心腐烂,应采取预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早防了,地老虎在移栽盖膜前用灭扫利2000倍液防治,蚜虫可在苗期用吡虫啉1500倍,阿克泰7500~15000倍液防治,根腐病用敌克松600倍或多菌灵800倍加敌杀死2000倍液灌根,花茎黑心腐烂用农用链霉素2000~4000倍,溃枯灵1000倍甲托800倍喷雾,同时采取补钙措施,叶面喷施1%钙浸提液。

三、采收:4月下旬~6月上中旬为洋蓟的壮蕾期,也是采收加工的最佳时期,以花蕾萼片青绿有光泽,基部外层萼片欲开未开,仍较紧密时为采摘利用率最高,要求采外观清洁无病虫害的花蕾,用不锈钢刀片在离苞片基部6~8cm处齐口采收,并用清洁的筐、袋子盛装花苞,避免机械损伤。采收花苞必须在阴天或晴天上午太阳光照不强时采收,及时放置于低温保鲜箱内或冷库中。

花苞采收全部结束后,尽早齐地面割除主茎,促进分枝早生快发,并清除田间残膜,中耕除草,提沟培土,施肥,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5~20kg或有机肥100~200kg,做到田间清洁,并及时统防病虫一次,当分蘖长至15cm时,每丛保留健壮分枝2~3个,加强肥水管理,确保二次花苞产量和品质,其余分枝切除做繁殖材料。二次花苞采收结束,齐地面割除所有老茎,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分枝生长,留足3~4个健壮分枝越冬,为次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其余分枝切除于10~11月上旬作繁殖材料移栽。 

( 凌继发 戴剑波)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