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城市住房:30年的变迁与辉煌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9-02-11 16:52  作者:赵磊明 曹斌 赵恒 杨培风  责任编辑:

房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是见证人们生活变迁的重要物证。改革开放30年来,昭阳区的城市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土木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三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人们的住房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全……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住”其屋到“有”其屋

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住房从“忧”其屋至“有”其屋再到“优”其屋,房子已不单单是人们的居所,更是昭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区建设局的一位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来昭阳区城市居民住房发展变迁情况:上世纪70、80年代,拥挤不堪是每一个城镇居民最真实的居住体验,“安居”成了当时市民的迫切希望。在那时,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年轻人结婚几年没房子都很正常。由于住房处于“统建、统配、低房租、高补贴”的状态,人们的住房观念是“等、靠、要”。但是福利分房很难做到普遍性,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居民住房形势越来越严峻。进入90年代,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住房面积开始大幅上升。一些单位开始向职工出售公产住房,开始集资建房,人们的住房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愿意出钱购买房子。昭阳区同全国一样,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主要包括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和建立经济适用房等,同时,允许住房困难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自有土地集资建房。特别是商品房走入市场后,大量商品房如雨后春笋从平地崛起,人们选择的余地更大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房目的也正从“有”其屋向“优”其屋过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升级为精神追求与视觉享受。

谈及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时,69岁高龄的高大爷对记者诉说了房子的故事。他居住的行署小区是1994年建设的,当时,政府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区房的建设,推进全市小区房建设步伐,受到当时国家政策的限制,县处级的按照7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建设,科级的按照60平方米建设,首先建成的1至4幢共108套。当时,40%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60%的产权属于私人所有。几年后,房改了,人们出钱买下100%产权后,房子就完全属于个人所有了。当时房价也不算贵,60平房米的套房,1万多元就买下了。

房改政策让人们吃了“定心丸”,人们购买了其全部产权后,又投入资金进行了装饰、装修,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房改开创新市场 住房越来越漂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如今,统一规划、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小区”,已逐渐成为人们居住的场所;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越来越强。从房改房到豪华商品房,从几十平方米到上百平方米,平面的、复式的,别墅式的,令人眼花缭乱。而随着住房公积金政策、银行按揭政策的逐渐灵活,让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能住就行,楼房面积大、布局合理、光照好、物业管理好等条件,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楼房的重要指标。而房地产开发商也在琢磨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根据市民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心理需求,建成不同层次的商品房以供选择。

在民欣花园、宏发小区、昭苑小区等地,记者看到商品房小区居住环境的优美,每一个小区都有小桥流水,都有假山喷泉,都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大片的草坪,都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设施…… 很多市民还在自家阳台上栽种了载花养草,美化环境。

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一直是人们最为温暖的梦想,它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在电力小区龙维泳家宽大舒适的客厅里,龙维泳向我们讲述了他家住房从18平房米到140多平房米的变化过程。80年代,参加工作结婚后,他和爱人居住在医院分的一间18平房米的宿舍,由于房子狭小,做饭要到阳台上,烟熏火撩的,经常把脖子呛得生疼;过了几年后,他们又搬到了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仅多了2个平方,但感觉宽了很多;后来,又搬了一次,是一楼一顶土木结构的房子,30多个平方米,还有一个厨房,条件就更好了。到了90年代,医院开始集资修房子,他家花了几千元,就有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到1996年再次集资修房子,修的是90多平方米的,带厨房、卫生间,修好后就卖给职工,价格也不算太贵,几万元,居住条件就更好了。他们当时都说,有那间房子,满足了,不换了。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经济条件也都好了,人往高处走,还是再换一套吧,就买了电力小区的这套14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

龙维泳一家住房的变迁仅是一个代表,在昭阳区,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装修市场,见证了人们从“有”其房到“优”其房的变化。人们居住条件的飞跃提升,是房改、改革开放显著成效的体现。

(赵磊明 曹斌 赵恒 杨培风 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