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改革,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8-10-20 10:01  作者:凌继发  责任编辑: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促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从而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改革)之前,农民在生产队干活,一个全劳力每做一天工给10工分。农民的工分参与集体分粮、分钱,导致很多人出工不出力,因而一年到头天天都有事干,可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家一年要欠半年的口粮。农村这种大锅饭,滞约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农民按了手印,实行包产到户,引发了全国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

当时,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村村寨寨,广大的农村到处欢声笑语,农民承包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很多人都想种好土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时间,农民因地制宜,除种好粮食生产外,还多种经营地搞活自己的经济。在云南昭通这个边远地区,“种田能手”、“养畜状元”和烤烟、林果、蔬菜等大户不断涌现,农村经济日趋活跃,种田农民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农户承包了土地,一年用在生产上的时间只需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则可多种经营。如:有一农民除种好庄稼外,学做火腿生意,殊不知还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到现在已成为昭阳区的龙头企业,成了近千万元资产的业主。这样的例子在农村各行业中均有代表人物,几百、千把万的业主比比皆是。很多农民高兴地谈到:改革开放就是好,城乡差别消灭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党的政策不能少。

为了巩固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成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稳定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吃了颗“定心丸”,农村经济将会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凌继发)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