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8-06-12 08:10 作者:任天能 责任编辑:
走进五星苗寨,山上到处翠绿欲滴,高的青松矮的蕨,成块成片的有荞麦;黑的猪儿棕色马,白的黄的是牛羊;山脚清泉汩汩流淌,欢畅地汇聚到一条小河,蜿蜒而去。在五星苗寨今年刚修好的平坦的山路上奔跑,一股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气息就迎面扑来。
五星村是靖安乡一个苗族聚居的二半山区村寨,过去,这里“出门是粪塘,下雨踩泥塘;柴火堆里刨洋芋,年复一年苦荞汤;烂草房,破衣裳,饮水还要带泥浆。”苗寨群众一时很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2002年7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了五星苗寨视察后,给这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五星苗寨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记者跟随市政协调研组一行在村寨中穿行,到处可见直通住户的水泥路,排水沟弯弯曲曲沿着水泥路而走;低矮的瓦房内,关着暂时还没有出放的牲畜。据靖安乡领导介绍,扶贫部门投资了35万元在苗寨实施“安居、温饱”工程,拆除草房、清除危房和维修旧房,新建了宽敞、明亮的瓦房;在村内修建了排水沟3条160米,改造和新建了厕所、畜圈,改变过去人畜混居的现状,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林业局、国税局的帮助下,新建了沼气池7口,全寨群众使用上了节能炉,晚上还可照明呢;通过水利部门的帮助,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使祖祖辈辈都要爬山越岭去挑的泉水引进了村寨,让山民也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洁净水;村内串户路也硬化了2500米,背着重物出入,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在泥滑土路上跌跤。
走进花园式的寨上小学,里面宽敞清洁,绿草成茵。这是总书记到过五星苗寨后投资40万元修建的学校。学校不但环境优美,现在还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等适用的教学仪器,让山里娃也可知道外面的世界了。通过各级的帮助,在学校背后修建了文化活动室,各种书籍特别是科技致富的书摆放在一间屋子里,供村民们翻阅。
在改变了居住环境后,五星苗寨群众的思想也就随之活跃起来,寨里成立了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宣传队,他们利用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苗族的花山节倡导文明新风,让群众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地,苗寨社会逐渐稳定,汉、彝、回、苗各族之间互相帮助,邻里之间平添了友好与和谐。与此同时,靖安乡党委、政府还按照“八个一”工程的要求,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组建村寨政策宣传队,宣传党的好政策,使他们移风易俗,崇尚新风尚;建立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于是,五星苗寨在区、乡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调整了产业结构,让苗寨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农技人员也亲自到现场,采取示范、指导、培训等手段,培养群众科技致富的思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使民族杂居、生产落后的五星苗寨提高科技种植水平,让他们不断增强科技意识。目前,五星苗寨群众人均有粮达到了31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60元提高到了820元。在发展养殖业方面,扶贫部门投入资金71520元,帮助苗族新建畜圈80户,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扶持购买母牛22头。目前,全村有黄牛31头,马63匹,羊46只,猪384头。这些牲畜都采用圈养和放养的形式进行,每到农活清闲时节,群众便把牲畜拉出放养,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种情景。
据介绍,靖安乡党委政府还积极引导五星苗寨群众外出务工。以前,多数群众宁愿坐着穷,也不出远门挣钱,现在,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很大,彝族、回族、苗族都有很多外出打工,仅2007年,一个小小的村寨外出务工就有110人,带回务工收入26.5万元。
目前,从无到有,从穷到富,五星苗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从前不久修通了到五星苗寨平坦的通村路后,村子里有了农用车和微型车,而且在逐渐增多,电视机的普及率也达到了70%以上,高学历的人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目前,苗寨群众文化知识在不断提高,周围环境在不断变美,他们吃上了舒心饭,喝上了清洁水,看上了好节目。整个五星苗寨都在过着属于他们的好日子。
(图为地肥水美马儿壮的五星苗寨山坡。任天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