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8-02-20 11:09 作者:道荣 责任编辑:
认识游德亮是在三年前,那时,他从大山中走出来,在珠泉路石头塘开了一家药店,取名叫“同安堂”。有市、区残联、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开业仪式热闹却很短暂,没有时间深谈,我却记住了他充满阳光的笑脸。
于是,我产生了要进一步探究这个残疾人内心世界的冲动。随着交往的深入,他阳光般的脸庞后面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高远的志向,让我相形见绌,更让我忍不住要诉说他的故事……
病魔残疾磨练了大山之子坚强不屈的性格
1970年农历的6月16日,游德亮出生在昭通西凉大山深处、秀美的五台山下的苏甲乡街子上。偏远贫困的山区,缺医少药的历史背景下,只有9个月大的游德亮被小儿麻痹夺去了童年的快乐,也使他落下了双下肢残疾的终身遗憾。
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在5姊妹中行二的游德亮学习最刻苦、也最能理解父母亲的心。特别是看到30多岁的母亲为操持家务,冷一把、热一把的洗浆,加之下地干活被露水、风寒湿气侵袭,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手足关节变型、肿胀,严重影响了母亲的健康时,他萌发了学医的念头。他立志要学好医术,为自己、为家人、为缺医少药的乡亲解除痛苦,让大家都拥有健康、平安、幸福的生活。
读高中时,游德亮就开始自学中医。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中医学院,第一自愿通过了,他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过得了体检关。面对打击,游德亮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中医、推拿、按摩、针灸……,他热爱的祖国中医学宝库,成了他发泄愤懑之情、挥洒青春热情的好去处;苏甲乡街子周围的大山上,也留下了游德亮采草尝药的深深浅浅的足迹。后来,自觉书本不够用,为了系统的学习好中医学理论,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充实自己,他给当时昭通卫校的校长陶国鼎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学信”,表达了自己自费求学的强烈愿望。游德亮永远不会忘记,正是陶校长力排众议,收下了他这位残疾弟子,也才使他此生有了悬壶济世,服务大众的机会。
游德亮牢记陶校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教诲,发奋刻苦学习,他把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当成了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他把上天赐予他的诸多苦难,都看成了磨砺自己意志的“良师益友”。于是,他人生的航船,也一路劈波斩浪,逆流而上了。
12年乡村行医造福桑梓也锻炼了自身
1992年,游德亮以优异的成绩从昭通卫校医士班毕业。胸怀一颗济世救人的雄心,他在苏甲的乡街子上,从摆地摊开始,到当上乡村医生,走上了悬壶行医的人生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找游德亮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他的好名声也在苏甲的青山绿水间传得老远、老远……
地处偏远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穷乡亲来找游德亮看病,一时身上没有钱,游德亮仍然是笑脸相迎,悉心诊治,没有半点懈怠;遇上老年人、残疾人、学生来看病,游德亮还要为他们减免一部分医药费呢。因为他知道,弱势群体的人苦两个钱不容易,自己身为残疾人,最能理解他们的难处,所以,更要有一份怜悯之心。
具体记不清是那一年了,本村一个一岁不到的苗族小男孩患肺炎并心衰,医院都不收治了,是游德亮先用针灸促使昏迷的小孩苏醒过来,再打针、输液,抢救了大半天,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了,听着孩子家长一连声地千恩万谢,已疲惫不堪的游德亮心中却有着说不出来的欣慰!他是为自己能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而由衷地感到高兴啊。
苏甲乡离昭通城有四十六公里,过去的道路晴通雨阻而且非常难走。老百姓得个急毛杂症,想送大医院也来不及。乡亲们都说,幸亏还有个医术高明的游医生。有一天,一个得急性阑尾炎即将化脓的青年,被家人送到村卫生所,看到患者有生命危险,游德亮二话不说,用针灸刺痛点并进行穴位注射,用支持疗法辅之以输液、中草药治疗,几经周折,硬是把这位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的年轻生命给挽救了回来。还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因宫外孕私自找草药打胎,引起大流血(俗称“血崩症”)昏倒在厕所里,好心的邻居连夜把她送到村卫生所,游德亮用针灸止血后,中西医结合,抢救了整整一个晚上(其间该妇女又昏迷了好几次),才把这位不幸的妇女身边的“死神”赶走……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游德亮也正是在每年数千个病例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着自我。他在风湿、儿科、妇科等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2年12月,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他取得了省卫生厅核发的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证。2004年2月,区卫生局为游德亮颁发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为他进一步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中,12个年头过去了。说起当乡村医生12年的感受,游德亮发自内心的感叹:贫困山区群众的医疗条件太差了,所幸的是因贫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农合正逐步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他为家乡的人民感到无比的高兴。
走出大山开药堂志存高远的他要与民众“同安”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发展壮大自己钟爱的中医药事业多作一些贡献,也为了培养下一代,2004年5月27日,游德亮走出大山,在珠泉路石头塘开了一家名叫“同安堂”的药堂。借用他自己的广告语,就是“惠顾同安堂,进出有健康”。他要用货真价实的好药、良心药,换来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呢。
游德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潜心研究中医学理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主攻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骨质增生等顽症。对于结石病,他独辟蹊径,改过去一味化石、打石、排石,甚至开刀的老办法,主张用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养护胃气、培补真元,注重人体“后天之本”,通过整合人体自身免疫资源,内疗以战胜疾病。对于中老年多发且十分顽固的骨质增生疾病,他用针灸、中草药综合疗法,以推拿、针灸、拔罐、红外线烘烤为主,辅之以苏甲特产的中草药内服、外敷,所医治的病人,见效的还不少呢。她的母亲,原来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连端碗、行走都十分痛苦,在他的针灸、中草药综合疗法治疗下早已恢复健康。如今,60岁的老人现在参加了苏甲村老年协会,唱歌、跳舞、打腰鼓,晚年生活过得可充实了。
2007年5月,通过卫生局审批,游德亮取得了中医诊所的执业许可证。“同安堂”药堂也更名为“同安堂”诊所了。诊所开业不久,鲁甸县一位因癫痫病辍学的15岁的小姑娘,在家人的带领下找到了游医生。游医生用针灸疗法加上中草药内服,只是一个疗程两、三次治疗,就使这位辍学女生就重返了教室,而且到现在都没有发病。
“同安堂”是小有名气了,善治疑难杂症的游医生也声名远播。连贵州威宁、昭通彝良、大关、永善等地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找游医生治病。游德亮却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情绪。他认为,祖国的中医学宝库浩若烟海、博大精深,自己只不过懂得了一些皮毛,就是穷毕生精力,也难以探究其中奥秘之一二。自己远的要向北京的同仁堂学习,近的要学习昭通原来的永安药铺,货真价实,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为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存高远的游德亮彻底让我折服了。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游德亮还向我透露了他个人的“五年计划”呢。只见一个大笔记本上,“倾尽全力、再建功勋”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下,“克勤克俭、为贫苦群众服务、专攻疑难病症、树立“同安堂”品牌、在昭通乃至昆明发展壮大”等字迹清晰可见。
这一行行力透纸背的字迹,表明了一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展示了一个医生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高远的志向,让我再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我要在奋起直追的征途中,默默地期盼并祝愿“同安堂”的明天更加美好。
(图一:游医生正在捣中草药;图二: 为患者把脉诊病;图三:参与社会活动。道荣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