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我区产业化扶贫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7-11-02 09:57  作者:童世超  责任编辑:

 

近年来,我区积极树立产业化带动的扶贫理念,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形成。积极扶持贫困地区确立发展主导产业,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形成。目前,在江边河谷地区兴建发展花椒21775亩、魔芋2000亩,并建成三艾魔芋精粉加工厂、洋芋淀粉加工厂、苦荞加工厂等。在坝区及二半山区建立核桃、板粟基地;在面上村和整村推进村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业,兴建了黄牛养殖基地。有效增加了贫困村经济收入。

二是促进了脱贫致富主导产业的形成。紧紧围绕各类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了养牛、养猪等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了花椒及魔芋产业,覆盖全区12个乡(镇)、办事处,86个村。全区有黄牛存栏57102头,适龄母牛17623头,年出栏16540头。全区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办事处共10万农户发展生猪养殖,生猪存栏达50万头,年出售成品猪30万头。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三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首先是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转变,由单一的粮食种植转变成粮食与加工共同发展;其次是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转变,由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种植业与养殖业共同发展;第三是促进了经营方式的转变,在重点发展种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林草、林果业。

四是促进了整村脱贫致富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十五期间,我区累计解决2.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5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困难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600多元,支柱产业项目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000多元。同时,整村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五是促进了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产业基地的形成,激发了群众的市场竞争意识,市场的流通,使他们懂得了怎样掌握种养业技术以及不断更新技术。同时,激发了合作意识,使生产、加工到销售等一系列工作都相互协作,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童世超)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