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区政协为我区新农村建设出计献策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7-07-18 10:49  作者:任天能 刘邦坤  责任编辑:

 

区政协为当好区委政府的好参谋,6月21日至7月3日,区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抽调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同志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旧圃、乐居、田坝、大山包、大寨子、守望、洒渔、青岗岭等乡(镇),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与村组干部及村民交谈等方式,对我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完成后,根据调查情况写出了报告,为区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切实解决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区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新农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由于我区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因而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农业基础条件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农业产业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素质低,农民积极性不高,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部分乡镇虽然制定了初步规划,但尚未付诸实施;有的乡镇虽然已着手实施,但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够,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居环境普遍较差;个别部门领导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标准不一致,导致基层干部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要求整村推进,但一些村由于村大户多,又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持,导致整体推进工程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出现了停顿现象;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政协调研组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突出全面性。既要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重视社会发展;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重视完成近期任务,也要重视制定长远规划。要突出阶段性。我区经济基础差、起点低,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在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提出阶段性目标,拿出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突出差异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组)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是解决农业的市场化问题。坚持“由市场决定生产,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按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按市场变化趋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农民了解市场、掌握市场、驾驭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解决盲目性生产、无序性经营的问题。二是解决生产的专业化问题。创造条件因势利导,使生产、储藏、保鲜、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协调运转,逐步形成新的产业。三是解决农业的组织化问题。引导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或中介组织与农户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三)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采取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在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支持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建设。切实抓好村镇建设规划,积极扶持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户率先在规划区内建设标准化住宅,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又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既考虑新农村的总体区域布局,又考虑自身应有功能的分区布局;既量力而行,又适度超前,使之合理有序地建设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农业资源丰富的乡镇村,建立农业主导型新农村;在交通干线和商品传统集聚的乡镇村,建立流通贸易型新农村;在风景秀丽,名胜较多的乡镇村,建立旅游观光型新农村。

(四)以输劳促移为途径,推进农民生存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劳务输出和生态移民相结合,通过建立劳务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完善组织、信息、政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或异地兴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和农村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切实降低农民进城进镇的“门槛”,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消化能力。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就业。

(五)以培训教育为关键,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根本性转变

围绕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这个主题,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乡镇带头人队伍,培育和造就一批能够承担和推进实用技术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的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努力把我区农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以促进我区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诚信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在广大农村形成诚信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六)进一步加强驻村工作队的工作

一是要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指导员素质。要强化培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指导员履行职责、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二是要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管理。要按照《昭阳区新农村工作队指导员管理办法》、《中共昭阳区委新农村工作队工作简报考核评比办法》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指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例会制度、汇报制度、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并抓好落实,进一步促使全体指导员“有事干、能干事、干好事”。三是要在树立典型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示范性作用。努力做好新农村指导员先进典型发掘和宣传工作,适时总结推介各工作队指导员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深度挖掘,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更加有利于新农村指导员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在增收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发展特色型经济。各工作队指导员要进一步正确指导、有效引导,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五是要在做好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指导员作用。区委新农村工作队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明查暗访、巡回检查、定期调查和通报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解决指导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派出单位是指导员的坚强后盾,要经常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对指导员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激发广大指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干和优势,为所驻村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任天能刘邦坤)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