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6-11-03 10:59 作者:杨琼 责任编辑:
在绿树掩映的机场路中段,有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院子里是一家组建仅2年的公司,但是,因为这个院子里生产出的手工制品,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着这里,关注着这家公司。这,就是正蓬勃发展的昭通大山地毯有限公司。大山地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昭通版纳地毯厂。昭通版纳地毯厂是一家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老集体企业,是昭通记忆中一个辉煌的片断。昭通盛产绵羊毛,昭通地毯厂以当地的优质羊毛作原料,精心织造了一幅幅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版纳地毯,产品有100多个品种,图案有大象、孔雀等珍禽异兽,也有牡丹、山茶等奇花异卉。色彩艳丽多姿,工艺精良,产品在八十年代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版纳地毯是昭通地毯厂的产品,因其地毯图案多以反映西双版纳风光风情为主要特征,故名版纳地毯。
昭通版纳地毯1983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获优质品奖,地毯厂也先后荣获“振兴轻工,走向世界先进集体”“云南名牌”等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工厂人员老化,设备陈旧,规模不大,企业营运机制等问题,曾经欣欣向荣的企业陷入困境,十多年来,企业职工每个月只能领到300多元的工资。
2004年10月,恒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670万元整体收购了昭通版纳地毯厂资产,为了保住昭通地毯这个来之不易的名特优品牌。2005年4月,恒基地产斥资百万新注册成立了昭通大山地毯有限公司昭通地毯厂,接纳了原地毯厂168名职工。为扩大生产规模,恒基又投资500万元新建厂房,更新设备,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新的公司成立后,引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按照“原料纯羊毛、制作全手工、产品个性化”的定位开始了以地毯系列为主的生产。在大山地毯有限公司,一块手工地毯的制作,要经过绘图、合股、染线、挽线、编织、平活、片活、洗毯、剪花、整修、成检入库等8大工序,90多个环节。为确保质量,公司严把质量关,从原料购进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为了突出“纯手工”制作这一特色,公司吸纳了原地毯厂的100余名熟练女工和部分在编制方面有特长的工人进入编织车间,用她们娴熟的编织技巧和对色彩独特的感悟,开始了美丽的编织。
2005年4月,新公司的第一块手工编织的地毯经过几十天的往来穿梭终于完工了。注视着公司的处女作,公司领导和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200 6年,在昆明举行的昆交会上,公司生产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金殿牌地毯系列产品一亮相,就赢得了国内外客商的好评。美观大方的地毯,古朴典雅的挂毯,松软舒适的车垫,以其明快流畅的图案,浓淡相宜的色彩,细密柔软的手感,使大山地毯成为交易会上靓丽的风景。当人们了解到所有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90道地毯每平方英尺手工打8100个毛结,120道地毯每平方英尺手工打14400个毛结,150道地毯每平方英尺手工打22500个毛结,而且一幅90x90公分150道的挂毯一个工人要用两个月时间才能编织完的时候,大山地毯厂纯手工制作的羊毛制品彻底征服了前来参观的人们。
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版纳地毯这一曾经陨落的明星,又以新的姿态,焕发新的活力,承载着大山的梦想,走上了人生的大舞台。如今,公司生产的工艺挂毯、地毯、车垫、沙发垫等不同规格的产品占据了昭通、昆明市场,每年可生产1万平方米全手工地毯,产品供不应求,客户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公司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工人们的收入也从改制前的300元上升到平均900元左右,最高的领到2000元左右。经济收入提高了,工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懒散、拖沓、迷茫、悲观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积极、勤奋、向上、乐观,在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手工制作的完美结合中,工人们看到了公司发展的无限生机,也看到了自己劳动的丰厚成果。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生存的快乐,劳动创造的快乐。他们用智慧为公司创造了荣誉和利益,也为自己的生活开辟了一片锦绣天地。
公司建立之初,就曾经规划,在未来的5年内,大山地毯有限公司昭通地毯厂每年预计生产地毯8000平方米,羊毛被5万床,新增就业人数50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在向目标靠近并取得成效的同时,公司又为自己定下未来的发展目标:立足民族特色,在精字上下功夫打造品牌,建立销售网络,拓展产品市场。让更多的人就业,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生活中传统工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美好.
(杨琼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