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新农村建设在仁和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6-07-23 12:02  作者:任天能  责任编辑:

 

听着是“正心桥”,不知者以为有多宏大;似乎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这座桥在昭阳区乐居乡仁和村任家院附近的十多个村民小组中确是大事,确实是宏大的构想。修桥的全部是农户,组织者也非乡村领导,而是一帮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仁和村通往公路的一条乡村土上,这座桥因年久而坍塌,导致车辆无法从上面行驶。这样,任家院附近七八个村民小组的春耕生产、修建需要拉回的材料、运入生产生活必须品等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这都不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苹果要想往外运,都不可能了,最基本的道路都不畅通,还谈什么新农村建设呢。在仁和村,苹果是农户的命根子,经济收入的90%都来自于苹果的外运。而目前老桥坍塌了,大家都很着急,可有什么办法呢?这时候,王家坡的王直春走村串户,到处找人商量。最后决定大家捐资修桥。
通过大家选举,有了领导组。然后开始捐款。群众积极性很高,仅一天就捐资一万多元。在捐资的人群中,有农户、教师、工人、干部、做生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直春不但自己捐了上千元的款,还动员在外面工作的儿子也亲自来捐;任天才除了捐上千元的款之外,还为修桥垫了几千元的生意资金;迟正义,一个退休老教师,他城里有房子,退休后都在城里生活,但为了建桥,他经常戴着老花眼镜坚持在施工现场,而且还为这几个社往后搞新农村建设提建议,到处请人摄像、绘图,搞规划设计;柯福华、赵声海等,把家里的事情放下,整天骑着摩托到处跑,都在为赊水泥、石头、找工匠到处奔波。
大家一边为修桥款奔波,一边找来石匠开始动工。石头是赊来,机制沙也是赊来的,石匠的工钱也还没有指望。群众捐资来的钱只够买水泥,有了水泥,就可以动工的了。于是,建设工地沸腾起来了:施工人员脱了外衣甩开膀子开始拆桥,农用汽车、手扶拖拉机、手推车,拉的拉石头,运的运水泥,扛的扛搭架子的木料。整个工地热火朝天。施工人员、筹备人员、热心而激动看热闹的小孩,在施工现场随着人们的汗水而流动,形成了一道颇为壮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感图。
在整个建设工程中,有的施工人员遇到自己家插秧,却没有回家帮忙,而是奋战在工地;有的家,媳妇捎信来要求到街上去驮肥料,丈夫忙得不亦乐乎把这事给忘望了;有的家在做生意,把农忙时节最好的买卖生意放下,也参与到建设中来了。所有这些,没有谁强求,都是自愿的。因为谁都知道,桥不通,车就不能过,车过不去,其他的什么想法都是一场空。退休老教师迟正义,每天清晨坐公共车从城里来到建设工地,到了傍晚,又口干舌燥的自费坐车回到城里。我问他这是为什么。迟老师说,修这座桥对我和我家虽然没多大作用,但这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不关心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理由。现在,区委政府这样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我们作为家乡的退休人员,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余热,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为父老乡亲做点贡献。
有了大家的努力,6米宽、两个孔的拱桥终于建成,映入人们眼脸的,不单是一座桥,更是仁和村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望,也是村民盼望建设美好家园的一个缩影。尽管目前还有一部分资金找不到来源,比如赊来的石头、机制沙没有钱支付,但大家还是满心喜悦,相信总会想出办法来的,相信总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的。

(任天能文/图)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